】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烏軍事衝突背後的“總導演”是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12:25:14


2月26日,成群結隊逃離的烏克蘭人,從波蘭邊境口岸梅迪卡陸續進入波蘭。圖/新華社
 
  一方面,美國尋找到了俄羅斯這一“敵人”並將其塑造為“文化他者”。比如,美國極力貶低、醜化俄羅斯近20年來尋求崛起和國家發展的努力,認為俄羅斯是“極權”國家,不屬於西方式“民主陣營”,通過突出安全威脅及制度差異,美國有效地為歐盟國家樹立了一個具有差異性的“競爭者”。

  另一方面,通過不間斷的軍事行動、軍售及在高精尖武器等領域的合作,美國與歐洲形成了密切的軍事工業商貿合作,這種合作又不斷尋找新的市場出口——即實際的戰場。

  挑動俄烏衝突暴露美國見不得人的陰謀

  美國推動俄烏安全衝突上升為地緣衝突,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從國內政治看,拜登希望通過這一軍事行動,塑造本身的“強人形象”和危機事態下的政治領導力,這有助於抵消美國社會以及特朗普等政治對手對其“軟弱昏聵”的攻擊和指責。

  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將在11月份舉行,但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競爭早已開始。由拜登組織對烏克蘭的援助和對俄羅斯的制裁,並脅迫各國根據美國意志與利益進行“選邊站”。這會給選民造成一個鏡像——即美國依然有世界領導力,拜登政府依然擁有全球政治和軍事動員能力,如此,給選民支持民主黨的信心。目前看,由於美國政府宣傳其對俄政策取得了重大的成績,拜登的民意調查支持率出現迅速地上升。

  美國領導的北約軍事集團一貫以“進攻性現實主義”推動北約東擴,壓縮俄羅斯傳統的“地緣緩衝”帶,通過支持烏克蘭政府,使烏克蘭軍隊獲得了對俄羅斯軍隊的“不對稱優勢”,這種不對稱優勢使俄烏原本在短期內可能結束的軍事衝突或成為曠日持久的“相持戰”。

  如此,美國可以實現的直觀目標包括:讓俄烏兩個斯拉夫民族的國家產生仇恨,由此或長期影響區域穩定;製造難民危機,危及歐洲的安全和防疫;以霸權手段強迫全球國家“選邊站”,並推動美元回流美國,復興美國備受疫情打擊的經濟等。這被美國政治精英認為是美國領導力的展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