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冠華語中評:台灣勿錯過歷史機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3 00:28:48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中評社 王永雪攝)
 

  台灣經濟轉型 需要全球戰略思考

  記者:大陸正與日本、韓國談判建立自由貿易區,也即將和東亞南十個國家完成RCEP區域經濟夥伴協定。這些國家都期待和大陸建立自貿區完成經濟協議,以擴大他們進入大陸的機會。台灣如果就這樣把機會拱手讓人,這意味著什麼?這將給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張冠華:如果服貿不過,意味著台灣的經濟會喪失一次歷史性機遇。第一,台灣的服務業將會喪失拓展大陸龐大服務業市場的優先機會。台灣服務業有比較強的競爭力,其水準總體上要強於大陸,而且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中大陸對台開放的80項是超越WTO的,意味著台灣服務業者有了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優先權。但服務貿易協定去年沒有在島內如期通過,後來在內地與港澳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中,對台灣開放的服務業專案已適用於港澳企業,某種程度上台灣服務業者的優先權已經失去了。

  第二,大陸不會因為兩岸服貿協議的延宕,而減慢和世界其它國家、經濟體的FTA進程。中日韓FTA尤其是中韓FTA正緊鑼密鼓推進,RCEP也在加緊進行,未來兩岸服貿協議中對台灣的開放項目,很快就會擴撒到其他的國家和經濟體。到時候台商到大陸來享受到的待遇和其他成員就差不多了。甚至相反,因為服貿未通過,而大陸和其他國家和經濟體簽署了FTA,台灣服務業大陸反而處於更不利的競爭地位。

  第三,服貿協議延宕會大大延遲ECFA後續進程,對台灣經濟造成全面不利影響。如果服貿協議延宕,下一階段的貨貿協議就更難,因為貨貿協定牽涉數千項產品關稅的調降,對台灣製造業乃至整體經濟影響更大。本來按照目前進度,包括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等兩岸ECFA後續協定完成時間上應該會快於中韓FTA,但如果服貿協議推遲甚至落後於中韓FTA,與台灣產品同質性很高的韓國產品在大陸市場上會獲得更優惠的關稅待遇,對台灣產品將形成極大競爭壓力。

  記者:馬英九曾表示,服貿協議未通過會影響加入“TPP”和“RCEP”的機會。您認為,服貿協定未通過,對台灣加入TPP和RCEP等區域經濟合作有何障礙?

  張冠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正在發生一系深刻變革。其中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不僅無法沿續過去高財政赤字、低儲蓄、高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而且要重振實業、搞再工業化和加強出口。這樣一來,過去發展製造業將產品主要供應歐美市場的東亞各經濟體,也無法延續過去的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擴大內需消化過剩的製造業產能,這就是所謂的全球需求結構再平衡過程。需求結構的再平衡,又導致全球資本的再平衡、經濟增長的再平衡等等。去年以來美國經濟在復甦,但亞太新興經濟體並不像過去那樣被帶動起來,兩岸經濟增長不同程度地減緩,就是這種經濟再平衡給亞太新興經濟體帶來的陣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牽頭在亞太建立TPP,即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意在建立有利於美國的世界經貿新規則。同時東亞各經濟體也積極建立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主要是想通過亞太各經濟體間市場的擴大開放,創造和擴大彼此新的內部需求,以應對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衝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