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冠華語中評:台灣勿錯過歷史機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3 00:28:48


 
  在這個大背景下,台灣提出加入TPP和RCEP的目標。但無論是TPP還是RCEP,目前仍在構建過程中,都還沒有考慮到台灣,從程式上看短期內台灣進入是有困難的。同時,無論是加入TPP還是RCEP,台灣都必須做出較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和貨物貿易協定更大程度的開放,台灣如果連對它十分有利的兩岸服貿協議都無法接受,又如何加入開放水準更高、規模更大的TPP或RCEP呢?實際上,兩岸先行實施服務貿易協定和貨物貿易協定,因其內容對台灣更有利,對島內相關產業影響最小,正為台灣未來加入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適應期和培育期,台灣借此可加快經濟轉型,爭取以更高的競爭力去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反之,如果服貿協議不過,台灣不僅少了一個重要緩衝期和培育期,其簽署經濟合作的信譽形象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害,想要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更難。現在台灣這場“反服貿運動”已引起全球輿論的關注,如果對台灣這麼有利的協議,台灣內部都擺不平,那麼面對真槍實刀的TPP、RCEP等談判,島內民眾會豈不是更難接受?因此,如果兩岸服貿協議受到衝擊,其對台灣經濟引發的不利反應是連鎖的、深遠的。

  記者:韓國是台灣地區主要貿易競爭對手,韓國廠商在世界各地享受著開放市場及優惠關稅,而台灣廠商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競爭力慢慢流失。台灣當前經濟邊緣化有哪些特徵? 

  張冠華:和韓國相比,台灣在經濟結構和企業結構上都有一定的差別。韓國的企業多屬於大企業,台灣多數以中小企業為主。在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前,國際經濟持續繁榮,台灣中小企業依靠專業化代工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競爭力,正所謂風平浪靜的世界經濟環境下船小好掉頭;韓國企業以大企業和自有品牌為主,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大風浪中,顯示出大船的穩定性,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下顯然韓國企業開始占上風。因此台灣的產業和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加強品牌培養、企業競爭力以應對全球變局。但就目前來看,台灣的企業要想在本島市場建立知名品牌並不容易,想要建立世界級品牌就更難。如果通過大陸市場建立起一些本土性的品牌再創立世界性品牌,從而走向國際,這是一個現實的途徑。比如85℃,康師傅等這些先在大陸建立品牌,然後壯大到國際市場的例子非常多。相反,過去台灣的一些大企業也都曾想在歐美做品牌,但沒有成功。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韓國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與美國、歐盟、東盟等都已簽署FTA,與台灣同樣的產品可以在世界市場中享受到零關稅的待遇。現在中韓FTA也在加緊進行中,韓國非常關切兩岸服貿協定和貨貿協定的進展,擔心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和貨物貿易協定走在中韓FTA前面,影響韓國產品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我接觸的韓國朋友也表示,中韓之間的FTA對韓國來說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超過加入TPP。因為大陸市場份額大,他們迫切需求。總體看來,按現在兩岸的佈局看,如果兩岸的服貿協定通過,貨貿協定也順利,應該可以走在中韓FTA前面。但如果服貿協議遭到延宕,那就不好說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