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政策”優先順序上的三個變化
楊開煌認為,從和平統一時期到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在政策優先順序上也有三個重要變化:
第一,早期強調“先統一再復興”,如今則主張“在復興過程中完成統一任務”,將統一視為民族復興的一部分。這一轉變是隨著時代變遷、世界格局演變及中國大陸國力增強所作出的調整,更加凸顯了戰略定力和策略的成熟。
第二,過去主張官民融為一體,如今則是分開對待。兩岸交流本身也是希望進一步促進民族情感,共同抵制外來干涉。如今的融合發展則是用以武力威懾外部勢力,嚇阻“台獨”政客的挑釁。官方採取嚴厲的手段來遏制“台獨”勢力,而民間則是相對放寬,促進兩岸交流更加暢通。
第三,過去談和平統一時,側重於恢復兩岸的民族情感,並以中華文化為紐帶加強聯繫。現今的重點則轉向中國式現代化,通過中國大陸的發展以及中國的未來,影響台灣年輕人的未來走向。例如,馬英九此次訪問大陸時,帶來了20位台灣青年,並為他們安排了多方面的體驗,包括歷史中國、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三個層面。歷史中國體現在西安和祭祖活動;現代中國則是廣東;未來中國是深圳,參觀了騰訊、比亞迪等高科技企業。楊開煌還提到他最近參觀小米工廠的感受,形容這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工廠,龐大的生產線上衹有兩三個工人操作iPad,銷售部是工廠人數最多的部門。這展現了中國大陸通過結構調整,引導民眾適應未來挑戰的努力。
讓“台獨”下一代變成統一的支持者
楊開煌表示,當今的生產力已經進入智能化階段,而智能化的發展是為瞭解決未來現代化的問題。因此,中國轉型是要為人類的未來現代化樹立典範。未來的現代化極大程度顛覆了傳統的農業現代化和工業現代化所遺留下來的社會活動、政治制度、經濟運行模式和文化價值。放眼全球,只有中國在持續利用現有的科技發展和知識力量去規劃一個合理的人類未來現代化,其他國家和制度很難做到這一點。
楊開煌指出,總之,鑒於台灣發生了重大變局,中國共產黨的對台工作指導思想,已經從第二代領導人倡導的和平統一,轉變為當前的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表明大陸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的主動性更強。針對“台獨”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將“批判的武器”變成“武器的批判”。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讓台灣的年輕人看見他們的未來。如果他們發現中國的未來至少代表了全球一半的未來,那麼他們自然會做出自己的選擇。台灣的年輕人沒有過於沉重的意識形態包袱,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相信台灣青年人的轉變速度會很快。我們應該像“台獨”教育那樣,思考如何讓“台獨”的下一代變成統一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