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德國大選向歐洲釋放穩定延續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3 11:50:11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22日德國大選日,歐洲從未像今天這樣關注德國大選,這反映出歐債危機以來德國在歐洲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德國大選向歐洲釋放出穩定信號。

  新華社消息,根據大選投票初步結果,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在選舉中獲得約42%的選票,成為聯邦議院選舉的最大贏家。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經濟形勢穩定,財政穩固,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在德國人眼裡,默克爾的一大功績是她在歐債危機中使德國安然無恙,並且在歐盟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分量繼續增加。默克爾執政8年,得到了廣大德國民眾的信賴,其執政能力、執政風格和人品得到了民眾的廣泛認可和擁護。

  勝選意味著默克爾主導的歐元救助路線得到了多數德國民眾的肯定,意味著默克爾將有更大的信心和底氣,在歐元區繼續推進緊縮,鞏固財政政策。

  默克爾曾多次強調歐元失敗意味著歐洲的失敗,德國新政府將會繼續致力於穩定歐元,執行“債務剎車”規定,實現債務減少目標。在向南歐債務國家伸出援手的同時,反對歐盟債務一體化和歐洲債券,捍衛德國的利益。

  在鞏固財政的同時,德國新政府可能在歐盟社會領域以及增長政策上較以往有所加強,例如減少歐洲青年失業問題、改善危機國家的經濟結構以及增加對社會和教育的支出等。

  在默克爾看來,德國是歐盟的輪轂,在歐債危機之際尤其要運轉良好,推動歐洲的改革,保持歐洲在全球的競爭力。她在最近致選民的信中說:“我希望我們是一個(擁有)堅實的國家財政和穩定歐元的國家。”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將全力投入,尤其在歐債危機時期。

  眼下,歐債危機有所緩和,但遠未結束,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因為德國大選,自2012年秋季以來,歐洲層面上一直沒有出台重大的治理和改革措施。德國大選後,銀行聯盟、希臘債務問題、葡萄牙和愛爾蘭問題等一個個棘手問題亟待解決,刻不容緩。

  除了一個個燃眉之急,在歐盟機制建設上,默克爾的勝選也意味深長。默克爾與基民盟傳統立場距離越來越大,基民盟主張一個聯邦制的歐盟,以歐盟委員會為中心,擔負真正的歐洲政府角色;而默克爾認為,權力中心應該在歐洲理事會,主張跨政府聯盟,各國政府及其領導人擁有最後發言權。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在德國的主導下,歐元區將繼續沿著緊縮、鞏固財政和結構改革的路線前進。德國大選向歐洲發出了穩定、延續的明確信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