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瘋狂”的瓶子--海絲路上的青花奇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5 12:07:51


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300年前的1717年,奉奧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裝的薩克森龍騎兵,在德國城市德累斯頓集合完畢,開拔前往普魯士。

  這些後來讓拿破侖膽寒的精銳部隊,這一次出發,並沒有作戰任務。他們被奧古斯都二世選中為“交換物”,用以換取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餘件中國瓷器。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龍騎士瓶”。

  這是奧古斯都二世瘋狂痴迷中國瓷器的一個片段,是歷史上歐洲人迷戀中國瓷器的一個縮影,更是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全球藝術交流和審美互鑒的華彩篇章。

  2017年4月的一天,在距德累斯頓20多公里的小城邁森,幾個德國設計師正在一家制瓷工坊內制胚、上彩,參觀者如織。工坊展廳裡,一款名為“明龍”的釉裡紅龍紋盤正在熱賣,盤內一條紅龍踏祥雲、回首望天。典型的明代味道,中國味道。

  這家工坊建於奧古斯都二世時期。如今,邁森瓷器已成為歐洲瓷的翹楚。巧合的是,邁森瓷器正在打開中國市場,用西式的筆法繪制東方的紋飾。青花、釉裡紅等瓷器,正沿著相近的航路,返回始發的地方。

  白色誘惑

  易北河畔的小城邁森,今年初春時節下了幾場雪。阿爾布萊希特城堡裡,邁森大教堂的尖塔上留下稍許雪白。這抹白色,也許正是讓奧古斯都二世愛到痴迷的顔色。

  邁森市瓷器博物館的木門口,左手邊是一尊白瓷犀牛,右手邊是一尊白瓷大象,每尊瓷塑足有一米長、半米寬,胎質致密,造型精美。瓷塑沒用任何彩釉,呈現的是高嶺土的原始發色。

  如果回到數百年前的歐洲,這兩尊瓷塑可價值不菲。彼時,來自東方的白色瓷器被歐洲人稱作“白色金子”,能得到一個瓶子或一個盤子實屬幸運。

  當時,想要獲得中國瓷器,歐洲商人只有兩條路徑:一是從歐洲出發跋涉貫穿中亞的陸上絲路;二是從埃及蘇伊士或伊拉克巴士拉,經紅海或阿拉伯海中轉印度,最終進入中國南海貿易區域。阿拉伯帝國出現後,在大部分時期裡都把控著這兩條通往東方的商路。一些歐洲商販把埃及亞歷山大港、敘利亞阿勒頗與大馬士革稱作“鐵幕”,因為貨品往往被經手的阿拉伯商人層層加價。

  按照中國史料記載,宋朝時,曾有少量瓷器通過阿拉伯商人輾轉抵達歐洲。不過,按照歐洲人的傳說,歐洲大陸第一件瓷器,是旅行家馬可·波羅13世紀末泛海跋涉從中國帶回歐洲。

  這件瓷器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瓶,掩埋在綢緞、香料等東方奇珍異寶之中。馬可·波羅把這個瓷瓶稱作“波切拉納”,它在意大利語中與一種白色貝殼發音相近,原因是兩者同樣光潔、白皙。這個詞還可以誇贊女人美白的膚色,用來給瓷瓶命名,可見歐洲人對瓷器的欣賞與渴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