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社記者專欄 ->> 束沐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香港兩岸智庫專家高度評價上海之行
http://www.CRNTT.com   2019-04-15 00:11:21


由上海東亞研究所、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共同主辦的“滬港學者兩岸關係研討會”。(中評社 束沐攝)
   
  參訪團成員、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李劍諸說,這次飛赴上海參訪,是香港兩岸智厙聯誼會成立之後的首次交流活動,意義重大,很有收穫。

  李劍諸說,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香港是“政治冷感”城市,不太操心“國家大事”。但是因為需要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香港的角色吃重,發言權陡增。作為“一國兩制”最早的實驗者、踐行者,香港比起台灣、澳門和大陸,感受更深。香港特區經驗非常值得做系統的梳理、總結並應用於統一台灣。

  李劍諸還說,通過這次交流,深感上海的台灣問題專家總體上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及學術功底。但來自香港的學者亦有優勢,大致上思考能力較靈活開放,與台灣同行的交流接觸也更為方便,許多見解更具可操作性。

  參訪團成員、鳳凰研究院總幹事陸珺珺曾擔任專職兩岸新聞記者,時隔多年再次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讓她“有種穿越時空,時光倒流般的感慨。”她認為,滬港學者學養深厚、見解精闢,視角獨特,分析透徹,真知灼見,受益良多,收穫滿滿。“而泰斗級人物們窮其一生,為祖國統一大業孜孜以求,不懈奮鬥的精神,更深深打動我,感召我,不忘初心。”

  陸珺珺表示,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凝聚了香港智庫的合力,發出台灣問題的香港聲音,是一個非常有創見的舉措。正如香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楊流昌所講,習總書記1月2號的重要講話點燃了香港同胞對於“一國兩制”的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在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進程中,香港智庫要積極發聲,不應缺席,也不會缺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