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何昶鴛:陸客缺口難替代 應避免意氣用事
http://www.CRNTT.com   2024-06-01 00:33:30


 
  根據台“交通部”出入境統計數據,疫情之前(2019年)亞洲區域來台人數,以陸港澳居冠,共447萬2071人,依序為日本216萬7952人、韓國124萬2598人、馬來西亞53萬7692人、新加坡46萬635人。

  何昶鴛說,事實就是,陸客一直是台灣觀光產業發展主要客源之一,台灣業者甚至是官方都心知肚明,關鍵在於,如何放下對立,尋求解方?善意的堆疊很重要,台灣方面或許可考慮業者的建言,以解除“禁團令”釋出善意。

  她說,其實,中國大陸官方已有向台灣遞橄欖枝,包括開放福建人民到馬祖旅遊,另外,若恢復平潭到台灣的海上客運航線,就會進一步開放福建居民組團來台。當然,台灣方面會覺得這樣的開放幅度,對台灣觀光產業的挹注有限,但從政治的角度來說,至少大陸方面願意重新開始,是一個契機,台灣方面應該把握。兩岸旅遊要回春,“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無法解開,那恐怕就是持續僵持。

  至於台灣為何難以招攬其他境外客源?何昶鴛分析指出,台灣的境外客原高達九成來自亞洲,除了陸客外,主要遊客來源就是日本、韓國、東南亞。近來由於日圓貶值,日人到海外旅遊的價格變高,過去日本人認為到台灣的價格便宜,但現在可能會選擇留在境內旅遊,因此日本客下降很多。

  何昶鴛進一步指出,加上台灣的旅遊消費偏高,韓國旅客方面紛紛轉移到日本、越南,尤其日圓貶值,遊日相對划算,越南的旅遊CP值則較高,因為物價相對低廉,也因此日、韓客來台表現不如以往。

  她說,台灣的歐美客源本來就較少,如果在特色方面沒有強大的吸引力,很難招攬歐美客遊台灣,另外,兩岸關係以及台海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穩定,也可能影響境外旅客來台旅遊的意願,這也是台灣相對吃虧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