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2月23日《財政預算案》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00:19:05


 
 
  記者:你好,司長。想問預算案內提到證監會和港交所檢視主板上市規則,想問會否有一個初步時間表?初步有甚麼平衡投資者風險和門檻的構思?另外最後是為甚麼還要做關於風險投資者管理的措施呢?謝謝。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有提到來年請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研究一下,有一些科技公司,進行很多研發工作,尤其是一些比較前緣的科研。很多時如果在這些方面有一些突破的話,它便可以非常成功。但在過程前期,未曾達到突破前的不同階段,都要有資金支持其研發工作。現時我們覺得在這方面,這些公司都是有集資需求的。當然有些會在私募基金市場集資,但到某個階段,上市集資都是一個可以研究的方案。而在這方面,我們正研究是否可以推行類似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方式。二○一八年我們修改過上市規則,那些進行生物科技科研的公司、進行藥品研發的公司,當它達到某一個里程碑,尤其是藥物審批有不同階段,如果能對外說明進行到哪一個階段,有一個比較客觀的里程碑時,雖然未有收益,未有收入,但只要披露得清清楚楚,投資者便可以考慮是否認購該股票,這時候便可以讓它上市。
 
  我們現時正研究讓那些較前緣的科技科研公司,可否引入類似的一套做法,港交所和證監會現正研究中。過往我們進行這些研究都是希望把握時機,盡快弄清楚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我們便推出。例如去年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大概去年五月請他們研究,至暑假後我們有一個方案後進行諮詢,今年一月一日便已經推出。二○一八年我們進行同股不同權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規則的修改,都是二○一七年年中開始進行,全力加速研究後認為可行便諮詢,接著便推出,前後大約九至十個月時間。我們須要爭分奪秒,因為畢竟在金融市場,不同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
 
  記者:司長你好,有三個問題。第一,你預測下半年經濟會上升,請問你對於香港下半年可以恢復“通關”的信心有多大?除此之外,為何交通津貼是今年五至十月(才推行,市民實際公共交通開支)超過200元才可獲得,而不是持續至今年年底?第三個問題是,第二期消費券的時候,市民可否重新選擇平台?此外,去年有一些長者因為不知如何在網上登記,所以很遲才能領取消費券,今年在此方面會否作出一些改進?
 
  財政司司長:你第一條問題是關於疫情對嗎?我們是有信心遏止疫情的。特區政府視此問題為重中之重,我們亦看到社會各界在這方面都齊心響應,大家團結一致,我相信一定會做得到。
 
  為何我們在五月才降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門檻,而不早些推行,是因我們現時鼓勵大家不要外出,所以現時推出更多交通補貼的意義不大。我們打算在五月才推出措施,希望在疫情在四月時受控,大家屆時能重新外出活動,便可以受惠於有關計劃,為期半年。至於消費券方面,你剛才是指去年長者申領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你是否這個意思?
 
  記者: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