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4月30日發布的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顯示,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2%、56.4%和54.4%,分別低於上月2.7個、1.8個和2.6個百分點。三大指數不同程度回落,但總體產出繼續保持擴張,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專家表示,4月份製造業PMI回落是經濟從恢復性增長轉入全面回升過程的短期現象。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要形成擴大內需的合力,鞏固經濟恢復的內生動力。
多因素致製造業景氣度回落
4月份,受市場需求不足和一季度製造業快速恢復形成較高基數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降至臨界點以下,景氣水平環比回落。
從產需來看,製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0.2%和48.8%,比上月回落4.4個和4.8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生產指數仍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生產總體保持擴張。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分析,需求環比下降,一是前幾個月持續回升基數相對較高。1月份至3月份市場需求連續較快回升,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也推高了基數。二是出口有所趨緊。國際上長期高通脹、利率上升,多種不確定性加大,製造業出口趨緊運行。4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6%,較上月下降2.8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明顯下降。
“4月份製造業PMI指數較大幅度回落,且低於榮枯線水平,既有季節性因素影響,更主要的是一種經濟從恢復性增長轉入全面回升過程的短期現象,不改變經濟持續回升大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疫情防控政策積極調整後,經濟運行的各個方面,從供給到需求、從產業鏈各個節點到消費、投資各領域,相關經濟活動都出現快速反彈,其性質總體屬補償性、恢復性。這是去年12月份以來PMI指數持續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當達到常態水平後,消費、服務業等領域恢復性、補償性的增長就會明顯減弱。
非製造業保持較好復甦節奏
4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為年內次高點,非製造業保持較高景氣水平。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在上月創高後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56%以上的較高水平,非製造業保持較好復甦節奏。”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
服務業恢復基礎繼續鞏固。4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1%,低於上月1.8個百分點,但高於上年同期15.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於較高景氣區間,服務業恢復發展態勢穩定向好。與居民出行和消費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住宿、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於60%,行業業務總量明顯增長。
“在清明假期、春季旅遊叠加‘五一’小長假消費預期的拉動下,接觸型服務業均有良好表現。”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表示,航空運輸業新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並保持在70%以上;鐵路運輸業新訂單指數連續2個月保持在63%以上。同時,直接反映假期消費需求的餐飲、住宿及文體娛樂相關活動均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尤其是上述行業新訂單指數的上升預示著“五一”假期相關消費需求將繼續釋放。
4月份,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3.9%,連續3個月位於高位景氣區間,建築業生產活動持續較快擴張。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4.1%,高於上月0.4個百分點,建築業企業對近期發展預期向好。
“總體來看,投資持續發力和線下消費加快恢復為非製造業穩定復甦帶來基礎。”蔡進表示。也要看到,當前非製造業加快恢復是建立在前期積壓需求加速釋放的基礎上,市場需求恢復的持續性仍待觀察,穩投資和促消費相關政策仍需持續發力,鞏固經濟恢復韌性。
推動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
文韜表示,當前經濟仍處於恢復進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內生動力不強,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在50%以上僅維持3個月,再次轉入50%以下。但是,經濟中的積極變化還是比較明顯,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整體轉好,支持保障條件改善,企業預期相對樂觀,隨著擴大內需持續發力,如沒有出現較大不確定性因素,經濟保持穩定恢復可期。
“服務業、建築業等非製造業PMI仍在擴張區間,說明來自服務業的貢獻、來自消費的快速復甦依然從生產端和消費端持續支持經濟企穩,基建、地產也整體保持回暖趨勢。”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PMI數據顯示經濟運行好轉仍主要是恢復性的、基礎仍需繼續鞏固。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
張立群表示,今年以來財政貨幣政策聚力於擴大內需,圍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力提效,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正在進一步加強。在此情況下,實體經濟逐步回暖對就業的支持作用將不斷加大,這將成為持續增加居民收入,推動消費回暖的基礎性條件。
“從恢復性回暖到系統性、全局性回暖,需要有一個轉換期,但時間不會長。對此期間出現的經濟指標回落,應該要正確認識,保持定力。”張立群說。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