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美阻擾兩岸趨近 胡奧會繞不開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5 11:12:47  


  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4日社論說,美國總統奧巴馬預定11月15日至18日訪問大陸,就美方在會前的表現,特別是公開介入兩岸政治談判言,兩岸問題和美國對台政策會否在高峰會中成為話題,相信更會是焦點話題。

  社論說,兩岸和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最敏感也尖銳的話題,自從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出現衝突的風險急劇降溫,外交休兵和三通更帶來兩岸新的和解形態和互動模式,包括台灣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世衛大會,都是綠營執政期間無法想像的;兩岸情勢既不再“劍拔弩張”,台灣海峽和亞太形勢也隨之趨於穩定,中美之間應不致再為此針鋒相對。對此,國際社會自當肯定、歡迎;然而,兩岸若要進一步達致全面和解,走向政治談判桌,卻見美國公開介入,是極不尋常的舉動,也和美國一向要求兩岸和解的語言相違。

  社論說,先是美國智庫學者公開聲言,兩岸若商談軍事互信機制,美國會主動扮演“諮詢”和“後盾”的角色。非僅如此,美方還分別在華府和台北發聲。亞太助卿坎伯(Kurt Campbell)公開宣稱兩岸“紅線”依然存在,不要做出誤判。由於坎伯的發話前提是中美領導人的高峰會,且強調不會錯失向胡錦濤重申立場的機會,解讀坎伯這番話,既有可能是為了應付反對黨,但更多的應是針對北京,且係出於美國戰略利益的考量。

  雖然坎伯說美國會向兩岸清楚表明,美方支持和平對話,鼓勵此一對話在雙方都有“信心”的情況下進行,但當坎伯說出,“我們應讓中國朋友了解,我們行動的‘規則’,我們的中國朋友也可以介紹他們的行動規則”。並意有所指地說明,在布什政府執政期間,美國的台海政策更多地強調穩定平衡,潛台詞就是美國所認定的“維持現狀”。

  社論說,從坎伯的聲明,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美方正在傳達台灣對兩岸和談沒有“信心”,有可能在壓力下屈服。意指台灣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外來壓力,幾乎難於抵擋,美國有必要適時出手干預。坎伯的“紅線”和“規則”論,等於公開警告北京,不要再壓迫台灣了。

  美國在台協會新任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接著表示,台灣問題並不是奧巴馬訪中重點,台灣不必為此擔憂。他可以向台灣保證,美國依然是台灣可靠的朋友,台灣關係法已經有30年歷史,是台美之間雙邊關係的基礎,美國仍會支持台灣的安全需求。而且美國正持續評估台灣申請採購F16戰機的問題、美國會在對台關係法的架構下,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總之不會影響台灣利益。

  司徒文轉個彎說台灣擔心胡奧會,看來指的是台獨支持者擔心,並就此保證美國依然會支持台灣的安全需求,持續提供台灣武器。這是把兩岸推回高度緊張的狀態,無視兩岸的和解氛圍。難不成,美國根本不樂見兩岸愈走愈近,以為隨時介入東亞的藉口?

  今年5月,馬英九曾就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表示,這個議題太敏感,涉及台灣與美國關係,“我們主要的軍備是來自於美國,因此我們非常謹慎”。這和馬英九過去的主張“協商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及“簽署和平協議”大相逕庭。也正因為有這個轉折,可以看出馬英九所以會“非常謹慎”者不在其他而在美國,壓力也來自美國。

  社論說,美國所以會像台灣綠營一樣焦慮兩岸的和平發展勢頭,眼看有可能擋不住,不惜拋出“紅線”和“規則”來阻擾兩岸趨近,可以看出美國對兩岸走向統一的不安。相對於兩岸的馬胡會何時才可能實現,北京的回應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相較於美國的急切和焦慮,這又是個強烈反差,具現兩岸和美國之間的三邊關係已出現根本變化,也注定胡奧會繞不開台灣和兩岸問題。

  由於時序迫近,中美高峰會的議程安排相信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奧巴馬見到胡錦濤時到底會怎麼表態,各方都不可等閒視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