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老保釣故事一:手寫刊物見證驚心動魄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00:35:01  


1970年代保釣時期的重要刊物,完整保留在位於新竹的台灣清華大學圖書館。(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8月27日電(記者 黃文杰)釣魚島主權爭議,最近因為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島,掀起新一波的保釣運動,令人熱血感動落淚。上一波保釣運動在1970年代,一群台灣赴美讀書的知識青年,為了美國要把釣魚台行政主權交給日本,相繼在美國6個城市發起示威遊行,寫下歷史新頁,轉眼也屆滿40年。

  這群“老保釣”當初怎樣熱血拚命?位於新竹的台灣清華大學圖書館“釣運文獻館”,保有最完整的手寫刊物,在沒有影印、傳真與網路的時代,為了表達訴求,寫下一頁頁的故事,40年後的今天,還是讓人看得驚心動魄,熱血沸騰。

  這群留美學生,為了釣魚台爭領土爭主權自發性運動,說來精彩,但保釣運動前的自覺運動,開始提供沃土與養分,保釣運動後的路線分歧,保釣精神怎樣延伸與實踐,“做小事、做實事”的滋根運動更令人敬佩,釣魚島每隔一段時間就爆發衝突,是歷史詛咒?還是禮物祝福?從台灣清華大學策畫的學術研討會,可以看出,老保釣他們觀念也在調整,不僅僅緬懷歷史,也設法找到未來出路,“有機生命共同體”或許是方向,將以五篇系列故事來談。

  為了探索1970年保釣運動,中評社記者聯繫台灣清華大學圖書館,這裡保有上千份保釣運動文件、刊物、照片等資料,台灣清華大學願意致力保存保釣資料,還成立“釣運文獻館”,起因於清華建校之始,就和留學生結下不解之緣,保存海外留學生的思想文獻與生活記錄,自有一份捨我其誰的歷史責任,最開始進行“葉榮鐘先生捐贈資料”數位化工作,為台灣1920-1930年代留學生在留學期間的思想活動等研究奠立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