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蔡英文的政治人格論其兩岸政策之盲點與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15:28:26  


虛幻善變,作為蔡英文的真實面目?
  中評社╱題:從蔡英文的政治人格論其兩岸政策之盲點與困境 作者:潘錫堂(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虛幻善變經不起事實的檢驗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先後有“小龍女”、“空心菜”、“武則天”等三個“政治綽號”,依序體現她自出任黨主席、到成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轉變過程,而此種轉變也充分顯示她在台灣政壇上,面貌由相對“清新”到變幻無常,在在令人嘆為觀止。先是蔡英文在民進黨08年失去執政權、最低潮之際,被安排出任黨主席,因具女性學者從政形象,又與民進黨派系關係不深,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有人拿金庸《神鵰俠侶》那一位不知江湖險惡,不諳人情世故的女俠來比喻,稱蔡為“小龍女”。之後,她披著“小龍女”的形象外衣,在3年來的幾次選舉中使民進黨獲勝,聲望漸隆,大權在握,終能在黨內“總統”初選時脫穎而出,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

  在蔡英文掌握黨權並獨攬大權後,很多人發現她“小龍女”的“清新”形象已變,不僅她說的話沒有人聽得懂,甚至還“遊走雲霧”“高來高去”、反反覆覆,自此之後,她的第二個綽號“空心菜”乃不脛而走。例如:她在五都選舉時宣稱“反ECFA是民進黨的共同政見”,卻又改口說民進黨一旦執政,將會延續前朝政策;她更指出ECFA對台灣不利的條文,將來民進黨執政後會要求“立法院”重審,但這些條文是甚麼卻不明說。

  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蔡英文不久前拋出的兩岸政策主張“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給人們的印象即是她“有說等於沒說”,欠缺具體的政策政見。台灣的《遠見》雜誌對此曾做民調,高達73%的受訪者根本不知道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主張是甚麼?除了兩岸政策,其餘如“外交”、“國防”、經濟、及原住民政策…等,她常無具體而詳細地闡述,總是模糊以對、或一語帶過,無怪乎“空心菜”的政治稱謂緊緊黏住她。

  蔡英文的“空心菜”作為,體現在其原住民政策主張,再清楚不過了。原住民做為台灣最早的住民,目前台灣官方登錄的民族有14個,人口迄今經統計為51萬5993人。蔡英文不久前表示,民進黨若重新執政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究竟其著眼點為何?如她所言,原住民是台灣原來的主人,過去數百年長期被污名化地稱為“番仔”、“高山族”、“山地人”或“山胞”等。蔡英文所謂“向原住民道歉”之說,蔡究竟代表哪一個政府?她可就說不清楚了,因此蔡英文“道歉”之說,無非屬於政治語言或選舉語言罷了。如果蔡英文真有向原住民道歉的誠意,當即可以代表民進黨為之。

  再者,蔡英文也同時指稱未來政府將和原住民維持夥伴關係。蔡應不至於“貴人多忘”,過去陳水扁執政之前與之後,即曾兩度與原住民簽訂“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的文件承諾。然而,原住民在台灣安身立命可上溯數千年,何來所謂的“台灣政府”?以“台灣政府”和原住民結成“夥伴關係”,根本無所託。可見此為蔡英文沿襲陳水扁的模式,再度對原住民口惠而實不至的“空心菜”作為之顯例。

  蔡英文第三個綽號“武則天”,出自民進黨內之口。武則天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專斷、跋扈、猜忌,又喜怒無常。據媒體報道,不久前民進黨召開中常會,中常委柯建銘、陳明文等人表示,他們對蔡的競選政策並不清楚,希望蔡主席說清楚,俾便他們在地方輔選,不料,這些話竟觸怒了蔡英文,讓她勃然大怒,足足罵了半個小時。其他諸如蔡英文主持輔選會議,也曾對柯建銘發飆,讓與會者大吃一驚。無怪乎,“武則天”這個綽號其來有自,這之於蔡英文真是情何以堪?

  總之,3年來蔡英文由“小龍女”、“空心菜”到“武則天”,在在體現,蔡英文其實並不是“小龍女”,那只是她一時的包裝與面具,當人們清楚地發現,蔡英文的言行舉止更符合“空心菜”、“武則天”的政治綽號,她的虛幻、善變將經不起事實真相的檢驗。

  兩岸政策自相矛盾看不到和平的橄欖枝

  蔡英文發佈“十年政綱”的“兩岸篇”後,不僅大陸批判力道的層級越來越高,連台灣朝野對於兩岸政策的攻防也轉趨激烈。繼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表示,否認“九二共識”,等於支撐兩岸關係這棟“大廈”的棟樑將隨之傾覆;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也指出,推翻“九二共識”必將損害兩岸協商談判的基礎。蔡英文卻表示,“十年政綱”中有很多的橄欖枝與善意,希望大陸再花點時間、沉澱一下,好好看一下“十年政綱”。馬英九也親上火線批蔡,針對蔡英文表示“九二共識不存在”,馬英九指出,連陳水扁2000年時“等於有條件接受九二共識”,只是被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召開記者會否認。

  首先是,蔡英文“十年政綱”的“兩岸篇”不承認“九二共識”,聲稱未來將以“台灣共識”,做為與大陸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以及可長可久的架構。在在體現蔡英文昧於兩岸現實,卻緊抱著“台獨神主牌”。“兩岸篇”公布之後,除了民進黨自己叫好之外,島內外負面批評紛至沓來,莫不表達高度質疑。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主張,採取“政經分離”策略,其政治主軸回歸《台灣前途決議文》路線。表面看來,似在傳達民進黨無意與大陸對峙的訊息,但她沿襲“一邊一國”主張,論述又著重風險管控,充分體現她仍對大陸抱持著防衛與對抗的心態,不但沒有前瞻性,而且缺乏可行性。

  平心而論,所謂“台灣共識”出自蘇貞昌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提出的概念,遭到蔡英文當時批評為“仍不脫民進黨對中國問題思考的框架”;事隔不到半年,蔡英文卻以此為其兩岸政綱的主軸,相當具諷刺性。蔡說“台灣共識”就是“維持台灣現狀”,但不同政黨對維持現狀的認知有所不同,可見“台灣共識”迄今仍未形成。再就國民黨的政策來看,未來國、民兩黨也不可能達成共識。換言之,蔡英文要用一個既不存在、也不可能達成的共識去取代“九二共識”,豈非天方夜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