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濁水:民進黨雙品牌+母雞帶小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7 11:33:14  


  中評社台北11月17日電/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分析民進黨選戰策略。

  文章說,國民黨不分區名單看來比民進黨少爭論,政黨支持度又稍勝,但就要料定“立委”選舉穩操勝算卻未必。因影響勝負的還有政策訴求和選戰策略。

  過去民進黨選票總是“總統”多於“立委”,縣市長多於議員,所以向來採母雞帶小雞策略。而國民黨則採取工蟻拱蟻后的策略。 

  但是並非凡選舉都如此,如2005縣市、“直轄市”選舉,國民黨候選人爭著靠馬英九的光芒照亮自己;相反的,民進黨不少候選人迴避陳水扁。而這次國民黨要“立委”和馬合照必須軟硬兼施。 

  母雞的票沒法全轉嫁給小雞。民進黨在五都選舉是轉嫁最成功的一次,市議員得票率破天荒比過去增了5%,但也才市長49.87%的70.86%,只有35.34%而已。因此縱使轉嫁率提升到90%,由於“立委”當選要51%的票,那麼母雞就得有57%才夠力。於是南部恐怕不需母雞帶“立委”民進黨就幾近通吃;而北部地區“總統”自己得51%以上的地區都不多,何況57%,民進黨“立委”只靠母雞帶小雞策略不足以勝出。 

  文章分析,母雞帶小雞的效果大體有五種狀況 :

  一、“總統”候選人和政黨社會的評價和支持度有懸殊的領先時,對同黨所有“立委”候選人有全面性的拉拔作用。如2008馬得票率58.45%國民黨“立委”在拉拔之下加上雄厚基層,得票53.5%。 

  二、複數選區中個別候選人和母雞最掛鉤是有利,可以產生和其他同黨候選人的區隔以集中基本盤選票,但這不適用在單一選區上。 

  三、當地政黨的基本盤大幅領先對方,而“立委”候選人知名度、支持度都不高時效果強烈。反之則恐有負面,如中南部有實力的藍“立委”除非參選是以替“總統”助選為目的,否則一般會淡化他跟母雞的關係。 

  四、在政黨基本盤和“總統”候選人勢均力敵的地區,母雞縱有帶小雞的作用,但因拉拔效應必需打折,因此難使小雞過關。 

  五、在對方陣營分裂而形成“三角都”時母雞帶小雞策略集中基本盤最有利。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雙方基本盤勢均力敵的地方,決勝關鍵在於中間選民。 

  藍綠在各自基本盤民眾中最能產生母雞帶小雞效果,因為他們群體認同感非常高──所謂含淚投票就建立在這基礎上。至於中間選民強烈傾向個人主義,選人不選黨,且選人是一個一個個別來看的,他們更對含淚投票嗤之以鼻。因母雞帶小雞策略的群體主義邏輯和他們強調個人主義南轅北轍,訴求起來效果勢必不彰。 

  “立委”要有“個人性”

  依台灣智庫最近的調查,中間選民約有24%。針對這些選民民進黨如要“總統”“國會”全面輪替,在“立委”方面便不能只靠在基本盤中拉拔的“總統”裙襬效應,也要讓個人主義色彩強的中間選民對“立委”有“個人性”的肯定。換句話說他至少要在“總統”的大品牌之外,創造產業界常用的“副品牌”、“雙品牌”策略。

  這可以有兩種作法,一個是依個人性的特質塑造,這一點許多候選人條件雖不同,但都已努力經營,但就一個宏觀視野和改革企圖的政黨,更值得做的是黨“立委”總體性的品牌。這議題不容易找,但是現在正好有個天賜良機,那就是社會對“國會”品質高度不滿,對改革性政黨來說,對現狀的不滿正是他爭取選票最佳的利器。

  由於雙品牌策略是黨一體背書的,那麼副品牌既不會沖銷大品牌魅力,反而可墊高“總統”候選人改革色彩,有利於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產生分進合擊的效應。

  目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微幅領先;社會對兩黨的支持度呈現膠著狀態;而“立委”總體選情依各項民調仍略微落後,於今之計採用雙品牌策略訴求“國會”改造的政見顯然是最好的戰略。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