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央日報:恢復“中國事務部”只是一小步而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6 11:37:50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發表社評說,根據媒體報道,民進黨日昨已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這個動作固然有其意義,但也不宜過度誇大。“中國事務部”是游錫堃在二00七年擔任黨主席時裁撤的單位,當時民進黨堅持所謂的“一邊一國”,因此把“中國事務部”併入國際事務部。以當時的時空來看,民進黨有此作為,並不奇怪,然而以今日之時空視之,民進黨恐怕也會後悔當初太過魯莽躁進。

  民進黨二00八年敗選之後,蔡英文不久即接任黨主席,但她也未立即恢復“中國事務部”。蔡英主任內沒有做這件事,理由不難理解。首先,她自己本身就相當強烈主張所謂“一邊一國”,即使在大選時,她也始終一貫堅決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其次,她在黨內是孤鳥,缺乏派系子弟兵的奧援,在權力地位未固之際,自然不會輕易挑起具紛爭的議題。

  蘇貞昌選在此時恢復“中國事務部”,基本上是受到整個政治情勢改變的影響,很難看出他的心態有何改變。二0一二的大選,九二共識成為主軸之一,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場分明,而且企業家紛紛表態支持九二共識。選舉結果是馬英九贏了八十萬票,代表當前兩岸和解已具有相當的社會基礎。換言之,民進黨如果不修正兩岸政策的立場,恐怕無法因應未來兩岸情勢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恢復“中國事務部”有其意義。

  然而,恢復“中國事務部”之舉措,一來可以向中間選民表示民進黨的立場已有改變,願意面對中國大陸的變化,二來又不會得罪其獨派選民,因為用的仍然是“中國”兩個字。因此我們認為蘇貞昌是想兩邊討好,其意義不宜被誇大。

  在蘇貞昌當選黨主席不久,曾經要以“兩岸”來取代“中國”的消息,並且要請謝長廷擔任“兩岸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如果真的是“兩岸事務部”與“兩岸事務委員會”,那就是跨出一大步,不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別,而是一步與百步之別。

  我們再從信任建構的角度來觀察,更可以看出民進黨這一步只是一小步而已。國民黨與大陸之所以能夠開展合作,主要是雙方在“反對台獨”與“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了互信。然而民進黨與大陸彼此完全沒有互信,不僅彼此立場不同,而且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充滿了反反覆覆的不愉快經驗。在這種情況下要建立互信,難度非常的高。

  從美蘇和解的經驗來看,戈巴契夫當初可不是靠一些語言或文字來取得美國的回應。事實上,美國的外交決策圈不乏把蘇聯視為本質邪惡的國家,因此,戈巴契夫採取了一系的行動,包括裁減駐紮在東歐的軍隊與坦克等等措施,使美國願意嘗試與蘇聯展開進一步的對話。以民進黨來說,台獨黨綱、正常國家決議文都是白紙黑字的宣示,如果沒有更具意義的行動,恐怕很難與大陸展開互信建構的工程。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的著眼點並不在與大陸建立互信,而在於向台灣中間選民表態,如此而已,實不須誇大其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