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新歐債危機導火索 意大利財政狀況失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2 00:37:37  


 

  不僅如此,意大利大選還向公眾發出了其它不安信號。大衛.斯米克是“國際經濟”雜誌的主編,他說:“本次大選不僅只是‘反財政緊縮’,‘反德國’也是主要口號之一。貝盧斯科尼就是一位反德國政客的典型”。對於意大利民眾來說,他們排斥“財政緊縮政策”以及該政策的制定者:德國首相默克爾。

  不過意大利選民反對財政緊縮也是可以理解的。意大利經濟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縮水,其經濟體規模相比07年第三季度時已縮小了7.8%。按這種情況發展,2013年意大利經濟體可能會再縮小1%。不僅如此,意大利去年12月的失業率高達11.2%,而在2007年時該國失業率僅為6.1%。這些數據告訴選民:財政緊縮政策並沒有使意大利經濟走上復甦之路。

  在經濟如此疲軟的時期,意大利稅率卻在增加:附加增值稅將從21%增加到22%,而且房產稅也將有所增長。更糟糕的是,意大利福利在逐漸減少:到了2022年,可以領取退休金年齡上線將增加到67歲(過去對男性來說,退休年齡為65歲,女性為60歲)。由於經濟的衰退,意大利債務負擔與日俱增:在2011年時,該國債務值總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20%,2012年時該比例增長到了127%。

  在沒有強勁經濟增長支持的情況下,意大利根本沒法創造出足夠就業機會,從而利用稅收來減緩繼續惡化的債務形勢。其實低經濟增長一直困擾著意大利,從2001到2008年,意大利經濟平均每年增長幅度僅為1%。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阻礙意大利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各種保護企業和工人利益的特權。舉例來說,根據勞工法第18條的內容,企業很難解雇在編員工。很顯然,如果企業無法解雇生產效率低下的員工,它又如何及時地雇傭生產效率較高的員工?這使得意大利企業規模普遍偏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