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社訪李侃如:中國通的內心深處
http://www.CRNTT.com   2013-05-27 00:28:41


李侃如與時任中國總理朱鎔基握手。李侃如提供
 
  過去37年,李侃如記不清自己多少次訪問中國,他說肯定不下二百次。在經常訪問中國的過程中,李侃如感受著中國社會的變遷。他認為,在政策方向上,90年代末的中國變化最大,但作為訪問者來說,早在1980年代初,民眾已經開始有明顯的變化。李侃如記得,80年代之前,他訪問中國時,很少見到中國人面帶笑容或互相開玩笑,中國人見到外國人總是很客氣,雖然他試圖用中文與對方輕鬆地交談,但中國人似乎害怕他,或許是因為他們害怕與外國人交談會被監控。李侃如說,直到1983年的一次中國之行,他明顯看出中國人言談舉止的變化,開始面帶笑容,開始互相開玩笑,他們的表情如釋重負,變得更加輕鬆起來。 

     研究方式 變化顯著

  隨著中國社會過去30多年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學術界研究中國的氛圍和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李侃如說,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研究中國的人,大多在中國成長或者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生活過。他們對中國有感性認識,但通常沒有受過嚴格的學術專業訓練。那時美國研究中國的人去不了中國,只好與去過中國的人交談或者通過書本和報紙了解中國,但那時候來自中國的文字材料都是經過宣傳部門過濾控制的內容。他說:“那時被吸引研究中國的人經常是像我這樣研究革命或研究共產黨的。許多人剛開始時對蘇聯感興趣,然後轉向中國。”

  今天的情形已大不相同。李侃如說,如今在美國講授中國課程的人年紀不同,但總體而言,年輕一代大多在完成學業前曾經在中國生活過。受過政治學或其他學科的正規訓練。就學術訓練而言,這與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講授中國課程的老一代學者大為不同。那些在1960年代及其後接受學術訓練的學者,但只有在後來,美國人才得以在讀研究生前居住在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