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國際社會麻木不仁 敘利亞出路何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00:11:06


約旦難民營的一名敘利亞兒童在哭泣(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記者 楊天編譯報道)敘利亞內戰至今已3年,反對派與政府、反對派內部的矛盾愈演愈烈。聯合國難民署日前宣佈,單是逃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就有91.5萬。15日,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代表14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第二輪敘利亞和談未達成任何進展。敘利亞人民的災難恐怕還將繼續。

  英國《衛報》刊登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和緊急救援協調的副秘書長讓.艾格蘭(Jan Egeland)文章。文章將敘利亞同上世紀90年代波黑戰爭和盧旺達大屠殺作比,作者以親身經歷訴說了敘利亞平民所處的困境,呼籲世界的關注。文章全文編譯如下:

  上周在大馬士革,我親眼見到了國際和當地的救援人士們出生入死地在敘利亞挽救生命。但成功疏散霍姆斯周邊的平民並不會結束敘利亞的人道主義危機,這些災難就發生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受困的敘利亞民眾有99%是不在霍姆斯的。敘利亞衝突讓當地的人道主義發展倒退了幾十年,如果聯合國安理會無法在人道主義問題上協商出最基本的解決方案,敘利亞民眾的未來只會更加黯淡。

  在敘利亞,黑暗的90年代正在重演。這裡完全就是當年巴爾幹半島和中非的恐怖景象再現,只是這次,各國政府、媒體和公眾沒有因為放任慘劇發生而感到羞愧。那時我是一名救援人員,我看到了同屬人道主義組織的同事們和我們想幫助的平民們被系統性的屠殺。那些戰爭激怒了全球民眾和政界。記者們憑藉在薩拉熱窩做出的報道而聲名大噪,政客們也紛紛宣稱“斯雷布雷尼察不再重演”、“盧旺達不再重演”。

  我現在開始相信,這一類慘劇真的會“不再重演”,或者發起人不會再免遭懲罰。儘管在達爾富爾、阿富汗和伊拉克有一些小挫折,但總的來說還是有進展的。我們擴大了人道主義援助的範圍,提高了援助效率,減少了戰爭和受災地區的死亡率。總體來說,戰爭變得更少,也沒那麼致命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