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英:台灣民眾國家認同中的政治理性分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10:24


  中評社南京4月29日電/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形成是理性自利的結果還是感性認同的結果?本文將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爭議的焦點分解為統獨、憲政秩序和國際空間三大議題,通過相關議題的民意基礎的考察發現,維持現狀是統獨之爭的主流民意,“中華民國”是憲政之爭的最大公約數,“務實外交”是拓展國際生存空間的主要策略。因此,理性選擇模式在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形成過程中仍然具有解釋力。

  國家認同是兩岸政治認同的核心,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迷茫與分歧已經成為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社會科學在解釋國家認同時有兩個相互競爭的理論假設,即理性的物質利益論與感性的群體認同論,前者強調“理性抉擇”,後者側重政治符號。理性抉擇模式認為,認同形成的動力來源於個人的利害得失的權衡及趨利避害的理性選擇(台灣學者稱之為“理性自利”) 。感性選擇模式強調,個人的信念、情感、態度等因素對認同的影響 。這種二元分析框架是目前分析人類選擇過程的最為合理的分析模式,同樣適用於分析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形成機制。本文認為理性自利是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形成的主導力量,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是政治理性與經濟理性有機結合的產物。經濟理性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政治理性以社會認同最大化為原則。本文擬通過分析台灣民眾在統獨、憲政秩序、國際空間等三大議題上的立場,考察台灣民眾國家認同中的政治理性問題。

  一、“統一”VS“獨立”:維持現狀成為主流民意

  按照理論依據不同,台灣目前大致有兩種主權理論。其一是主權固有說。即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存在至今,依然保有主權。這一理論框架又有兩個考察維度:一是“一個中國”。它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脈絡出發,認為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主權從來沒有分裂。“一中”架構是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二是“兩個中國”。它從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出發,強調台灣的“中華民國”五臟俱全並且維持20多個邦交國家,已經是一個事實上主權“獨立”的國家(地區)。其二是主權建構說。它從建構主義觀點出發,主張台灣主權應該依據“台灣認同”和“台灣主體意識”進行建構。與此相對應,台灣民眾對民族國家的政治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三種傾向,一是堅持台灣與中國的聯繫,二是強調台灣與中國的區隔,三是突出台灣與中國的對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堅持國家統一、主張維持現狀和追求獨立建國三種目標模式。

  台灣社會的政治特性之一就是它已經是一個初具規模的民意社會,是一個民意能影響、甚至決定公權力政策的社會。馬英九將民意高度支持列為兩岸簽署和平協定三大條件之首,可見其對民意的顧忌之深 。那麼,在“統”與“獨”等攸關台灣同胞根本利益的問題上,島內的民意究竟如何?台灣民眾關於兩岸關係的選項計有七種,即:統一(急統)、獨立(急獨)、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緩統)、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緩獨)、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維現再定)、永遠維持現狀(永維現狀)和無態度等。因此,台灣學者常用“統獨偏好六分類測量”方式進行研究 ,台灣“陸委會”例行進行的“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調查也常用六分類法。通過對島內民眾統獨立場的梳理發現,二十年來,台灣民眾在“統獨”問題上的立場持續變遷,出現兩大隱憂:①國家認同政治光譜中的極化現象嚴重。在國家認同的光譜中儘管存在“急獨”、“急統”、“緩獨”、“緩統”、“維持現狀再看”及“永遠維持現狀”等不同的立場,並由此區隔出“深藍”、“淺藍”,“深綠”、“淺綠”,“正藍”、“正綠”,“中間偏藍”、“中間偏綠”等不同類型,但是國家認同光譜實際是以統獨來區隔的。按照台灣社會的劃分,“偏統”的是泛藍、“挺獨”的是泛綠,“統獨”成為台灣社會劃分政治團體甚至民間團體的標簽 。“泛藍”與“泛綠”分別成為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基本盤,從選民政黨偏好看,認同國民黨的比例2014年只剩23.5%,低於民進黨的25.6%。“急統”與“急獨”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明顯。從政大民調數據看,“急統”和“急獨”者的比例均不過5%,其他機構的民調數據略高於這一估計 。如台灣《聯合報》從 2000 年以來所做的民調顯示,“急統”的民眾在 10% 以內,“急獨”的民眾則在15—20% 之間。台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2000 年之後的系列民調也顯示,主張兩岸盡快統一或獨立的支持度都在10% 以內。但是,在“統”“獨”走向上,“急統”與“急獨”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值得關注。一是主張“急獨”的比例在緩慢上升。“獨派”主要包括台獨基本教義派以及台聯黨、民進黨、建國黨等,其中有些人極端仇視中國。特別是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後,台灣民眾主張“急獨”的比率一度顯著成長 。目前,台灣島內主張台獨者,聲音大、力量強,尤其是“反對統一”,更是仿佛“政治正確”。二是“急統”的發展空間不斷萎縮,充滿“無力感”。“急統”是“台獨意識”壓抑下的一種心理情緒,它渴望全體中國人站起來揚眉吐氣,充滿民族主義與愛國精神,但台灣的民意目前接受度不高。“急統”人士以外省人居多,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50年代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的政治受害人,一部分是1970年代保釣人士、夏潮聯合會和中華雜誌社系統,還有一部分是老兵系統。他們人數不多,年齡偏大,面對台灣的現實普遍存在“無力感”。隨著年長外省人的世代交替,未來的比例將更低,這一現象折射出兩岸統一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但是,就島內民意所呈現的基本形態來看,“統獨意識”結構分布呈現“兩頭尖、中間大”的橄欖型,原因在於主張“維持現狀”的中間立場者占大多數,並且具有主導性。從民調統計數據看,“永維現狀”和“維現再定”者高達近六成,主張廣義“維持現狀”者達86.8% ,與處在兩極的“急統”與“急獨”相比擁有絕對優勢。在其它機構進行的相同議題民調中,基本態勢也類似 。“維持現狀”的走勢也比較平穩,起伏不大。儘管不同民調機構的統計結果有所出入,但穩定性較高,都在五成以上。可見穩定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大多數民眾保留了未來在“統、獨”之間做選擇的餘地。為何“維持現狀”成為台灣民眾現階段的首選?這是台灣民眾對於台灣前途和命運理性、務實思考的結果。

  首先,“維持現狀”是一個空洞而且模糊的概念,可以讓中台美三方對“維持現狀”內涵作有利於自己的解讀。目前,大陸方面強調的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堅決反對“法理台獨”。為了有效遏制“法理台獨”,中國政府於2005年頒布《反分裂國家法》,以法律手段把反分裂、反台獨上升為國家意志,以此更好地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台灣方面定位的現狀是兩岸“互不隸屬、互不代表” ,“一中各表”。按照他們的理解,“中華民國成立在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後。中華民國不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裂出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從中華民國分裂出來的。中華民國統治過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統治過台灣。現今中華民國統治不到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不到台灣。海峽兩岸是兩個獨立的政治實體。” ;美國的解讀則是兩岸“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不能單方面改變現狀”。在美國的兩岸關係政策中,任何可能升高兩岸緊張情勢的言論,都是對區域和平的威脅,也不利於美國的利益和台灣的福址。2007年,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針對陳水扁的“急獨”言論重申,美國重視陳水扁於2000年及2004年就職演說中所作的各項承諾。島內輿論清醒地認識到,陳水扁不可能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中美台是不等邊三角關係 。其次,“維持現狀”具有巨大的彈性和包容性,可以成為不同政治主張者共同的栖身之所。在“維持現狀”者隊伍中,既有傾向統一者出於勢單力薄和兩岸“磨合成本”的務實考量,願意先選擇維持現狀將問題延後抉擇,也有許多民眾經過理性考慮認為維持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因而真心誠意主張維持現狀。同時,也不乏傾向獨立者出於“規避戰爭風險”和“追逐眼前利益”的考慮,轉而選擇在維持現狀中暫且栖身。自台灣地區威權政治體制轉型後,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人民主權和普遍直選等西方政治理念成為台灣當局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在此背景下,台灣分離主義勢力乘機抬頭。但是,這種追求國家身份的政治實踐在兩岸關係的現實狀況下受到很大的制約。“台獨”即戰爭 ,“台獨”是台灣社會的亂源 ,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對此,部分台獨分離勢力不得不面對現實,作出妥協性選擇。台灣學者吳乃德的國家認同研究結果支持這一觀點。他雖然傾向於“國家認同在本質上是感情的傾向”,但是,他也同意“在台灣目前的政治條件下,國家認同的表現常受到現實條件的干擾,而無法清楚凸顯” 。例如“認同台灣國家的人,可能會因為現實條件(如中共的武力威脅)而暫時不選擇同意台灣獨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