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翁明賢:兩岸和平發展的結構分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7:40:48


 
  3.影響集體身份的形成: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另外一個必要條件是行為體之間的“自我約束”,尤其是決策者的政策思考與實際作為。溫特認為行為體之間如果要形成一種“集體身份”的關係,就必須擴大雙方的利基,減少雙方的矛盾,必要時,比較強勢者,也要進行某種程度的犧牲,以獲取另一方的“認同感”。例如:中國與菲律賓的南海島嶼主權之爭,如果要和平解決彼此爭端,北京在某種不犧牲主權的狀況下,要適度退讓,以換取馬尼拉對於北京的信任。溫特進一步提出自我約束的三種可能情境: 首先,通過服從規範的方式,讓國家之間相互遵守制度;第二、通過國內政治的方式,以民主制度方式來接受外來的規範,以及第三、“自我束縛”:單方面自我放棄某些技術、從佔領土地上撤軍,或將自己政策置於集團管理之下。本文整理溫特的“集體身份”分析架構如下(表一:建構主義集體身份內涵與檢證一覽表)借以成為後續本文分析與檢證的參考。

  三、影響兩岸和平發展的因素

  1.國共兩黨下的兩岸關係走向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始終植基於國共所建構的兩岸論壇的主導下,每一年的“國共論壇”,雖然只是一個黨政平台,其所討論的議題,某種程度,也成為國民黨從政同志的政務指導。尤其是,由前“副總統”連戰所代表的國民黨派系,實際上,主導兩岸關係的走向。雖然馬英九之後兼任黨主席,希望以黨輔政,後因政務推動發生阻力,之後辭掉黨主席,由吳伯雄擔任黨主席,之後馬英九再度擔任黨主席,也顯示出馬英九對於“國共論壇”的態度有所轉變。2015年5月即將舉行年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國共論壇”,確定由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率團參與,也會邀請中小企業、青年、文教界與基層代表和各黨派人士、專家學者與會。2013年的國共論壇,在中國南寧會議後,達成了十九項“共同意見”;其中,加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列為最優先的首項。 
事實上,於2014年在北京召開年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非正式領袖高峰會議,馬英九就曾寄望被北京邀請參加,以促成“馬習會”,以跳脫兩岸僅限於國共兩黨主席的會面而已。不過,中國一些涉台學者認為,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扮演關鍵角色,若無法贏得2016年台灣大選,除短期降低國共論壇、“朱習會”效益,長期還將面臨兩岸交流“邊緣化”危機。 顯示出,兩岸關係還是被侷限在國共兩黨主政下的兩岸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