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為何能異軍突起
http://www.CRNTT.com   2024-03-19 00:02:41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發表文章,討論“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行業為何處於主導地位”。文章作者回顧電動汽車諸多優點之後認為,促成中國主導地位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控制產品的供應鏈系統,中國鋰加工量全球50%以上,鈷金屬占到三分之二,石墨占70%,鎳占三分之一,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和主要零部件中國都能做到自給自足。第二,強大的製造基礎。中國擁有世界上強大的製造業基地,用來生產電動汽車的電池。第三,中國非常重視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發,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電池性能。第四,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行業缺乏競爭對手,這就使得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企業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第五,中國計劃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全球領導者,這一長期戰略有助於增強對基礎設施的研發和投資。第六,中國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坦率地說,這樣的分析非常到位。但是,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新能源、新產業領域異軍突起,是因為中國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國家治理體系日臻完善。

  早在上個世紀,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就已經提出,中國是一個石油天然氣匱乏的國家,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必須另辟蹊徑。他專門上書中央政府,希望發展電動汽車。中國當時計劃部門負責人在第一時間作出響應,提供專項資金,用於開發電動汽車。

  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國家無法投入更多的資源。更主要的是,由於當時少數決策者內心深處崇洋媚外,認為只要加強與西方國家的合作,中國就走出困境,因此,在一系列重要戰略決策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大型飛機研製方面,中國與波音公司並駕齊驅,已經研製出中國自己的大飛機,並且在青藏高原進行試飛,但是,由於美國麥道公司希望與中國開展合作,共同生產大型飛機,中國決策者決定將已經相對成熟的大型飛機擱置起來,與麥道公司簽訂合同,期望借助於這種方式,融入西方主流社會。非常不幸,麥道公司與波音公司合併,波音公司徹底擱置了合作項目。中國在大型飛機研製領域,功虧一簣。

  在汽車產業領域也是如此。中國科學家提出發展電動汽車,顯然不符合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汽車發展的主流方向。中國當時官員進口高檔轎車,根本無視中國的客觀情況,結果導致中國燃油汽車成為主流產品。為了在中國製造汽車,國家鼓勵採用合資的方式,試圖“以市場換技術”。但是,由於西方汽車製造企業拒絕向中國提供先進的技術,以至於中國汽車市場成為西方國家汽車製造企業的傾銷市場。雖然許多合資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外資企業仍然加大投資的力度,擴大生產規模。究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在合資合同中並沒有得到關鍵核心技術,汽車核心零部件仍然需要進口。外國汽車製造企業通過進口核心零部件,已經獲得豐厚的利潤。即使合資汽車企業出現嚴重虧損,外國汽車製造企業也願意追加投資,擴大它們在中國市場占有份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