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真相何以有正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7 00:35:11


  8月10日,湖南省湘潭縣婦幼保健院一名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死亡,這本是件非常不幸的事,但隨後的一波三折,卻令人百感交集,甚至瞠目結舌。

  這件事故似乎一點也不缺乏關注:事件剛剛發生,已有媒體記者、攝像師隨著病人家屬衝進醫院,並在第一時間發出“醫護人員藏匿”等震撼性新聞,隨後不久,“病人家屬"保小不保大"、"寧要子宮不要產婦性命"等反轉性新聞報道又紛紛出台,持對立觀點的微博大V、網絡名人迫不及待地發表傾向性明顯的觀點,更讓熱點和關注度在幾天內始終持續不退。

  這件事故的應對似乎也不缺乏效率:媒體的“爭分奪秒”且不去說,事件調查尚未真正展開,死者家屬和院方竟已就賠償款項作了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後者甚至鄭重其事拿出“擔責80%、賠償53萬元”的“私了”意見;更令人詫異的是,正當大多數讀者、網民逐漸從紛紜信息和不斷“反轉”中冷靜下來,開始反思過於“性急”的醫患雙方、媒體網絡及各路名人所扮演角色之際,聲稱“患者父親”的某ID又神速降臨新浪微博,並以令人嘆為觀止的速度,閃電般掛上了象徵“身份確認”的橙V。而另一些消息則表明,這位“患者父親”的真實身份,至少是尚待澄清的。

  這件事故似乎更不缺乏正義:從最初“醫護人員藏匿”新聞出台後,公眾對“無良醫院”和“失職醫護人員”的憤怒,到“死者婆家為保生育能力故意延誤搶救”消息傳出後,人們對醫護人員的同情和對“無良婆家”的聲討,短短四五天,正義的怒火從醫到患,從媒體到網絡名人,翻來覆去,已燒了幾個來回。

  幾天過去,轉陀羅般被輿情帶著兜了幾個圈子的公眾們驟然發現,唯一始終缺位的,似乎只有一件東西:真相。

  死者送院時,情況究竟如何?是院方推諉刁難,還是死者家屬未盡責任?死者不治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是死亡率極高的羊水栓塞,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搶救失誤或時間耽擱?倘是前者,死者家屬有何理由不依不饒?最初介入的媒體又何以對如此明顯的致死原因視而不見?倘是後者,責任到底應歸咎於院方和醫護人員的疏失、不作為、慢作為,還是患者家屬的阻撓延誤?

  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只有宣洩、陳說、爭辯、討價還價和各執一詞,卻始終未看見科學、公正、獨立調查的展開,就更不用說調查結果了。更吊詭的是,真相雖然至今缺失,“正義的呼聲”卻始終高漲,在顛來倒去的反轉、再反轉中,公眾的注意力在渙散、在轉移,而原本就降到谷底的醫患互信,也在這一番折騰後再度流失。

  沒有公正科學的調查,又如何會有令人信服的真相;沒有真相,又何以有正義?在短短幾天裡,當事各方出於各自利益和不同考量,將“正義的回報”置於真相的還原之上,因而喪失公信力的,又豈止醫患兩家?

  公眾只是被動的、遠距離的圍觀者,他們所應該做的,只是在複雜紛紜、真偽難辨的信息面前多一些冷靜、沉著,而不要在真相澄清前輕率結論。

  媒體和媒體人理應表現出足夠的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在類似事件報道中扮演真相揭示的催化劑,而非散布未經核實傳聞的播種機。

  醫患雙方、尤其前者,應誠實公布真相,並承擔相應責任,而非為息事寧人,推卸自己責任,以慷國家和納稅人之慨的所謂“私了”,去堵住患者家屬的口,並掐斷真相調查的渠道。

  政府主管部門和司法機構更應盡到自己的義務,在證據湮滅之前介入調查,用科學、公正、不偏不倚的手段和態度,探究出真正的事件本由,將之公之於眾,並根據責任依法進行處理,而不是以這樣那樣的借口敷衍了事,企圖“花錢免災”,大事化小。

  無真相何以有正義,倘類似“8•10”孕婦死亡事件這樣的公眾突發事件都無法做到還原真相,秉公處理,都要“打悶包”,糊裡糊塗地靡費一筆公帑、稅款“私了”,以公信力喪失、真相被埋沒為代價,換取一時的息事寧人,長此以往,社會間將再無可信賴的依據,社會的和諧、安定,也終將成為代價高昂卻不堪輕輕一觸的水中月、鏡中花。(來源:上海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