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灑水降塵顛倒了治霾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6 11:12:11


  這段時間,鄭州市的灑水車忙壞了,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也照灑不誤。市民郭義文說:“我在鄭州生活幾十年了,從來沒見過這麼頻繁地灑水,這用水量得多大呀!”相關資料顯示,鄭州市一天的灑水量3.5萬噸,按每噸3.05元計算,每天需要灑掉約10.7萬元。

  有個段子說,將來有錢了,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水資源豐沛的城市,為降塵治霾多灑點水,哪怕有浪費之嫌,估計也不會引起市民的強烈反感,畢竟有助於呼吸到新鮮空氣。問題是,鄭州在水資源占有量上是典型的“窮人”,一個必須靠南水北調才能緩解供水壓力的城市,如此“大手筆”地灑水治霾,自然難逃公衆質疑。

  如果灑水治霾當真有效,倒也罷了,但這個法子,按照相關專家的觀點,基本也就等同於鋸箭療法——道路揚塵暫時抑制住了,污染源還在。長此以往,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比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更是直言:“如果霧霾已從光化學反應轉為液相反應的時候,靠灑水抑制揚塵并不正確,只會加重霧霾。”

  鄭州市灑水治霾自有其“良苦用心”。根據環保部公布的空氣質量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鄭州倒數第三,鄭州市市長因之被環保部閉門約談,隨後鄭州市環保局局長、城建委主任、城管局局長、交通委主任、各區“一把手”紛紛在鄭州市委機關報上刊文立“軍令狀”,明確空氣治理目標和時限。“壓力山大”之下,就得拿出點“立竿見影”的招兒,灑水治霾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變得好看,盡快扭轉排名墊底的不利局面。

  同樣是市長因城市空氣質量問題被環保部約談,山東臨沂市的做法與鄭州截然不同。臨沂市在約談後第5天,突擊對全市57家污染大戶緊急停產整頓,數百家企業被勒令限產減排,這才是治理霧霾的釜底抽薪之策。臨沂市為治霾停產限產招致大量企業主不滿,甚至有污染企業以工人失業相要挾,但臨沂市政府堅持鐵腕治污不動搖。鄭州市顯然還不具備這種“壯士斷腕”的勇氣。

  就在十多天前,鄭州市水價聽證會鬧得沸沸揚揚,相關部門一句“漲價是政府職能”引起輿論大嘩,而政府力挺漲價的原因之一,就是“促進節約用水”。水價越來越高,市民用水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孰料節約下來的水都不計代價地灑到馬路上去了。雖說治理霧霾人人有責,但責任也分輕重,“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埋單”理應是治霾首先堅持的原則。不去啃污染企業的硬骨頭,卻通過漲水價的方式讓市民節約用水,然後花公共財政的錢灑水降塵,無論如何都是顛倒了治霾責任。

  所以,灑水治霾不僅僅是一個水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從深層次上看,它指向某些地方政府環境治理思路的混亂,及其背後短視的政績觀。急功近利之下,就有種種非理性的舉動。(來源:春城晚報 作者:姚文輝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