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扶不扶老人”之外 誰來扶一扶我們的道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11:36:11


“彭宇案”重創世道人心(漫畫)
  22日,備受社會廣泛關注的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羅生門”終於畫上了句號。但是,對於警方通報的結果,仍有不少質疑之聲,因為自9月8日起,關於此次事件的社會輿論出現過多次一波三折的反轉。輿論一邊倒的支持女大學生,相信老人在訛詐。

  不得不說,公衆已累積產生了這樣一個慣性認知:躺在地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會訛人,而好心去扶的往往就會被訛詐。

  不可否認,近年來,“扶不扶”已成為社會熱點話題,每隔一段時間,該類話題總會伴隨著相關事件出現在公衆面前。社會道德問題,也隨著事件的發酵不斷被質疑與批判;社會誠信問題,也在“幫”與“不幫”之間無限被放大。“扶跌倒的老人”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痛點。

  訛詐別人,證據確鑿,可實踐中,警方也難以對訛詐的老人作出較重處罰。這意味著,老人訛詐別人風險基本為零,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生意,由此對社會造成的示範效應也就不言而喻。

  試想,倘若好心扶了老人後卻反被污蔑,這事恐怕沒人再願意幹。而留著摔倒的老人無助地坐在路旁,估計沒人會於心能忍。

  扶還是不扶,也就成了一個問題。這種事出現多了,公衆的思維定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現。

  難道就沒有人能解決這一問題?

  一位律師直言,“怎麼扶老人”確是個“技術問題”。律師道出了“老人摔倒扶不扶”成為社會難題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事發情況的取證難。如果能够解決取證的問題,通過證據來還原現場,那麼,這類事件也不會成為難解之題。

  恰好本周,有一位市民還真這麼做了,結果自然是毫無風波。但帶著防備心去做好事,總覺得有些變味。沒錯,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權益的確可取,但法律是道德的底綫,用底綫來保護道德,那不啻於承認現實已無道德容身之所。

  有些地方設立了“攙扶老人獎”,將數萬元用於獎勵那些勇於攙扶老人卻被冤枉的好人,意圖告訴好心人勇敢去扶,被訛詐後會獎勵你。試想,當人們為了獎勵才去做善事,這與為了金錢而去訛詐的惡行又有何異?

  說白了,與其討論老人該不該扶,不如思考我們的社會道德該不該“扶”。

  對於“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呼籲,那就是加快相關立法進程,用法律來給好人撑腰。而“好人法”也在千呼萬喊中“走”了出來。杭州、北京相繼出台“好人法”,上海日前也啓動了《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的立法工作,擬對公衆無償參與救治免責,以鼓勵更多人加入街頭急救,通過立法扶起我們的道德。

  上述舉動確實激勵人心。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司法實踐中,讓訛人者犯罪成本上升,救人者不再蒙受不白之冤,才是正理。

  願天下無訛。(來源:鎮江日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