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禾花雀已“極危”,畸形的養生文化該收手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08:23


黃胸鵐(資料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意味著其生存危機已遠超大熊貓。(大熊貓去年已從“瀕危”降為“易危”)。

  短短13年時間內,黃胸鵐從“無危”連升四級到“極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中國部分地區為食用而過度捕獵黃胸鵐,是其數量迅速減少的主因。這與此前穿山甲越來越少,被指是“吃光了”,有著驚人的相似。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進一步地,沒有口欲,也就沒有捕獵和買賣。黃胸鵐之所以被賦予如此大的食用價值,據說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我國一些地區,它被稱為“天上人參”,對應的療效便是“補腎壯陽”。

  1997年,黃胸鵐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禁止買賣,但私下的違法交易并未根絕。2000年到2013年,僅媒體報道的查獲捕殺黃胸鵐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時,廣州和韶關查獲的被捕殺黃胸鵐數量達到10萬多只——足見市場需求之大。

  在今天,一般一只禾花雀在餐桌上可以賣到60多元錢,而為了掩人耳目,部分酒樓出售野生黃胸鵐,菜單上只以“荷葉”來代替。

  由此,似乎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循環,越是被保護的對象,越是受“食客”歡迎。這種邏輯,直接暗合了野味偏好者在追求營養之外,對附著在野味之上的身份、消費象征的迷戀。而黃胸鵐的生存處境每況愈下,說明在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動保之間的博弈中,後者仍顯得力有不逮。

  去年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食用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意味著不僅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將受到法律處罰,“吃野味”也將面臨法律追責。這一點能否落實,對於像黃胸鵐這類被賦予養生滋補想象的動物的命運,極其重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