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絡游戲“反成癮”需建立科學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18-06-20 16:22:55


  網絡世界既然不能是不設防的,那麼,極易成癮沉迷的網絡游戲呢?

  六一兒童節當天,《中國科學報》刊發了22位院士的聯名倡議,呼籲營造“無網游日”;高考前夕,律師張曉玲公布了《一個心碎母親致所有高考考生的公開信》,信中痛陳自己孩子因網絡游戲中斷學業、葬送前程的慘痛教訓……從院士的倡議到母親的公開信,網絡游戲之洪水猛獸現象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當然,有人總喜歡拿那套庸俗辯證法出來搗糨糊——比如“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用約束成人的辦法來約束孩子的天性,合理嗎”、又比如“家庭教育失敗,不要推到游戲頭上”……說來說去,把網游的責任完全推卸到教育及孩子的自制力上去。問題是,這些詭辯,本身就不是辯證的,而是避重就輕的。這就像毒品問題,難道全社會要把“抵制毒品的道德自覺”當做禁毒的“主旋律”?果真如此,還要什麼虎門銷煙、還談什麼嚴刑峻法?同理,網絡游戲“反成癮”應當靠的不是可能沉迷的人性,而是科學機制的建立。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博士在《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一書中,以大量科學研究為基礎,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網絡游戲的誘餌之下,任何人都會成為癮君子。事實上,WHO已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障礙。建章立制,規範權力運行如此,遏止網游沉迷亂象亦然。

  網游成癮,是科技成癮的一部分。在今年的穀歌I/O開發者大會上,新推出的AndroidP上綫了一系列很有趣的防沉迷功能,甚至還有強制讓屏幕變灰、進入免打擾模式的Winddown。從這個角度上說,游戲商家和平台是“反成癮”機制的第一責任人。游戲沉迷意味著利潤、而反沉迷意味著失利,指望游戲公司的道德自覺或道德血液來設置“反成癮”機制,這顯然無異於“與虎謀皮”。

  基於以上考量,國家層面的“反成癮”機制才顯得更為重要。今年4月17日,文化部對網絡游戲市場開啓新一輪整治;4月24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緊接著,8部門下發聯合通知,要求加大對以游戲等為代表的網絡精神產品對少年兒童影響的監管整治力度。遺憾的是:一方面,在全國層面缺乏一個系統規制來統領“反成癮”機制;另一方面,對於部分國民款網游堂而皇之拒絕在“反成癮”機制上有所作為也欠奉罰單。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