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與沙特,石油蜜月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3 00:21:07  


胡錦濤主席到訪沙特,必將引導中國與沙特掀開新的歷史一頁。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評論員 丘巒)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結束在美國的訪問,抵達了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這是胡錦濤主席首次訪問沙特。在機場,胡錦濤主席發表了書面講話,他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發展同沙特的關係,願同沙方一道努力,不斷深化兩國友好合作。

  今年一月,沙特阿拉伯王國的阿卜杜拉國王成了該國歷史上第一個訪問中國的國王。在一年之內,中國與沙特的國家元首實現互訪,這在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史上是未見的。中國與沙特,進入了真切的石油蜜月期,於此可知。

  中沙兩國能夠走進石油蜜月期,主要原因有三:

  一,中沙關係有穩固的政治基礎。

  中國和沙特是在1990年建交的,經過多年的磨合,雙方對兩國關係越來越重視,因爲在許多的國際政治問題方面,中沙立場是一致的,或者是相近的。比如對待阿以衝突問題、伊拉克問題等等,中沙雙方都能密切磋商,積極協調,獲得共識。

  不斷深化的政治關係,是中沙兩國關係的共同基礎。形象地說,中沙之間的感情,存在著政治互信的厚實基礎。也就是說,中國與沙特的石油貿易,不僅是一方有市場,一方有資源如此簡單的交易而已。

  二,中國石油消費市場穩定健康。

  沙特是這樣評價中國的:中國是守信用的朋友,中國是沙特能源產品信得過的市場,與中國做生意完全可以放心。其實,這不僅僅是沙特的感受,是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感受。但是,沙特的感受應該特別深刻。

  作爲產油國,石油是其國民經濟支柱,其需要的市場應該是穩定的、健康的、有足夠的支付能力的。對沙特來説,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外匯充足,需求甚殷,是西方發達國家之外,可遇不可求的大市場。

  三,美沙關係調整導致沙特更加重視與中國發展關係。

  不需要迴避,美國對中國與沙特的關係非常不安。前些日子,美國媒體的一篇評論文章作狠狀:誰敢動我們的石油!中國的發展,肯定要動石油。美國與沙特關係長久,合作時間達63年。雙方互有需求,美國需要石油,沙特需要安全。兩者互相交換。但是,九一一及伊拉克戰爭之後,美沙關係惡化,美國一反常態,視沙特爲恐怖主義溫床,大肆干涉。沙特不得不調整外交政策,更加重視多元化外交,與中國發展關係,就至爲重要了。

  不過,胡錦濤主席今次結束訪美立即轉往沙特,之中有無意涵?如果有,也不是針對美國採取的大動作。中國沒有必要刺激美國,也沒有必要與美國在沙特展開石油的爭奪。

  在政治基礎牢固的狀態下,中沙石油貿易發展迅速。資料顯示,沙特已是中國最大的石油提供國,佔中國石油進口量的14%,2004年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1724萬噸,2005年中國每天從沙特進口石油44萬桶,今年將達到50萬桶。作爲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沙特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阿卜杜拉國王在1月23日訪問中國時,表態說,沙特準備在中國投建一個一年超過1億噸的儲油基地,他生動地形容:“這是送給中國的一份禮物,它將是一口取之不盡的‘油井’。”沙特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與中國展開更加密切的石油貿易是雙贏的大好事。

  中國與沙特的互利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國。更何況,中國的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政策世人皆知。今次胡錦濤主席將在沙特協商會議發表演講,到時,將全面闡述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政策主張。

  胡錦濤主席到訪沙特,必將引導中國與沙特掀開新的歷史一頁。石油蜜月,預示著中沙兩國進入友好合作的新階段。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