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國家某些人士在看到金磚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和政治重心逐步轉移時心中肯定是五味雜陳,但也不應因此失去理智。 |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評論員 劉宗義)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在2001年首次提出“金磚四國”(BRIC)這個概念時,他絕對沒有想到他創造的這個投資市場概念在十年後的今天竟然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國際政治經濟集團,並擴大為“金磚國家”(BRICS)。對奧尼爾來說,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一方面說明奧尼爾的眼光確實非常敏銳,但另一方面,這也是金磚國家共同努力、相互合作的結果。金磚國家之所以能夠從一個群體發展成為一個集團,從本質上來說,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國際秩序的一種反抗。但即使是在西方國家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之時,金磚國家也沒有落井下石,要求推翻現行國際秩序,而是採取了與西方合作的方式,以求對現行國際秩序中不合理之處進行循序漸進的改革。然而,金磚國家機制仍然招致西方國家內部許多人的敵視。
據報道,西方國家最近有少數學者舉行學術研討會叫囂要“砸金磚”,其實這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只不過是從“桌面之下”上升到了“桌面之上”。國際政治中一向都是波濤暗湧。自金磚國家機制出現伊始,甚至早在金磚國家機制尚在醞釀之中時,西方國家就開始分化和壓制金磚國家。西方國家“砸金磚”的辦法主要有三種:
首先是利用金磚國家之間固有的矛盾和衝突或者在國際體系改革中的利益分配問題挑撥離間,企圖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金磚國家在政治和經濟體制、文化、價值觀等各方面存在許多差異,甚至有些國家之間存在歷史糾紛,西方國家一直試圖利用這些矛盾和差異製造分歧,唱衰金磚國家合作,破壞金磚國家之間的團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西方國家不斷炒作中印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企圖挑起中印之間的惡性競爭。還有就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上,美國和西方國家企圖將印度、巴西等國現在不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原因強加到中國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