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被消失”的百餘論文是個怎樣的謎?
http://www.CRNTT.com   2018-10-31 22:06:50


  在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網站上,青年長江學者梁瑩教授的個人成果頁面目前只張貼著英文論著目錄,沒有任何中文論文。這對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學者來說,是非常少見的情形。事實上,她著述頗豐,僅記者所能查到的,以她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獻就超過了120篇。不過在過去幾年裡,她的這些學術成果陸續被從網上删除了。

  青年教授百餘論文憑空消失,甚至連碩博學位論文都被删除——此等咄咄怪事,叫人浮想聯翩。記者追問下去,最後的最後,只化為“我這條路有多難你知道嗎”的神秘解釋。更叫人驚掉西瓜的,是當事人鏗鏘怨尤的句子,“如果你這樣追究下去,所有中國的學者,那麼多,人人都有問題了。”

  公衆當然不信中國的學者“人人都有問題”,但這位青年學者的諸多論文莫名其妙“404”,背後顯然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有些板上釘釘的事實,是抖機靈的橡皮擦抹不去的:比如梁瑩2002年發表的論文《轉變中的國家公務員制度——中西方公務員制度改革與發展趨勢及其比較》,幾乎是廈門大學陳振明2001年的論文《轉變中的國家公務員制度——中西方公務員制度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及其比較》的縮減版。又比如有學術期刊負責人稱,2014年前後,這份期刊收到了梁瑩從知網撤下其已經刊發的文章的要求,其撤稿理由有兩條,一是發表論文時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淺,二是現在自己只發英文論文了……凡此種種,智商在綫的圍觀者估計都能給出自在人心的“公道”結論。

  青年學者“高產論文”之懸疑,顯然不是高校的家務事。因為正是靠著這些敲門磚,幫助其申請學位、獲得經費、入選各項人才計劃。真金白銀的資助、風光玲瓏的加冕,背書的是公共財政的底綫、學術江湖的尊嚴。所謂“剛讀研究生,學術剛入門,不懂規範”的砌詞狡辯,恐怕連常理常情的關都過不了吧:“不懂規範”和“大面積抄襲”是一回事嗎?即便有現在論文沒抄襲的事實,能補過於既往學術不端的歷史?

  梁瑩事件雖然尚未有合棺定論,不過,叫人稱奇的恐怕不僅僅是憑空消失的百餘論文,還有校方在這種詭譎事件中的姿態與反應:一是據梁瑩的同事介紹,社會學院6位教授曾向學校領導反映過關於梁瑩的傳聞,建議校方調查核實,遺憾的是始終杳無音信;二是2017年3月,社會學院社工系2014級全體學生曾聯名舉報梁瑩的教學態度極不端正——除了“我已經混到頭了,沒什麼好怕的了”等狂悖之言,竟還有課上吃零食、遲到早退、坐著念課件等離奇之行。問題是,罰單呢?這裡或許有誤會、有信息不對稱,但是校方在梁瑩事件的發酵與生成中,顯然難逃消極作為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