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一元就餐制的中國式經濟學

http://www.CRNTT.com   2010-01-08 11:13:03  


成都市錦江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發通知,早中晚飯實行“一元就餐制”
  中評社北京1月8日訊/日前,成都市錦江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發通知,從2010年1月4日起,在機關食堂就餐的在職在編幹部職工試行“1元就餐制”(1月7日《三湘都市報》)。《東方早報》今天刊登資深網絡評論人士五岳散人的文章“一元就餐制的中國式經濟學”,作者表示,“這種與全國普遍範圍的通脹形成鮮明對比的公務員收入含金量上升的狀態,必然是過度福利的結果…作為無法反對你們啃食的人,看來也只好這麼安慰一下自己了:這一口咬得不深。”文章內容如下:

  國家統計局說通脹現在還只是苗頭,老百姓說通脹其實已經來了,柴米油鹽都開始漲價,這兩者誰說得對我是不知道的,從生活成本上看,反正到超市買東西,掏出的錢越來越多。我們根據經濟學可以判斷,通漲必然是不均衡的,有些地方漲價幅度就比較大,有些地方漲價幅度比較小,也有不但不漲價,居然還能降價的地方。後一種也是經濟學,無以名之,只好稱其為“中國式經濟學”——正如韓寒曾經說過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叫做邏輯,一種叫做中國邏輯一樣。

  開創這門獨門秘技的,是成都錦江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學者們。他們規定,從2010年1月4日起,早中晚飯實行“一元就餐制”,也就是說,在編的當地公務員如果每天都在食堂吃飯的話,全部費用只有3元即可。當然,他們也同時規定,僅對幹部職工本人有效,使用人與持卡人不符的,將按實際消費金額收費,將食物打包帶離餐廳的,將按實際消費金額收費並收取打包費用。不然的話,估計就會有不少人全家的夥食費一天也只用9元了(以三口之家計)。

  能夠用每天3元錢解決生活最基本的問題,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貢獻。要知道,我們這裡的貧困標準是每天的收入為3.56元,當地的機關事務管理局能夠用3元錢就把事情解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看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當然,上面我是在調侃這些人。我們知道,這種與全國普遍範圍的通脹形成鮮明對比的公務員收入含金量上升的狀態,必然是過度福利的結果。而這些福利所需的費用,也必然是我等百姓的稅款——每一分錢都是,即使不是直接的稅款,也是通過其他種種渠道而從百姓身上收取的,因為政府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嘛。

  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一直是被詬病的,不但工作穩定、收入相對於整體社會的平均值偏高之外,種種福利還並未計算在其中。而公務員的工資本身就已經很不透明了,除了正常的收入之外,其他各種補貼以及報銷都是很少公之於眾的,他們的貨幣收入就這麼分成了明暗兩個範圍。福利則更是一個黑洞。年節發放一些東西都還算透明,像這種隱形的福利更是不知凡幾。此文告是貼於辦公樓的樓道當中,如果不是一個特殊的機緣被人發現的話,恐怕他們能把這一元一頓隨便吃的夥食吃到地老天荒。在別人都在承受通脹壓力的時候,他們在這方面卻減少了壓力,而在表面上還會說不過分增加公務員的收入。

  任何人都能知道此事的荒謬,但該機關事務管理局則喜滋滋地宣稱:“實行午餐福利補貼制度,使幹部職工吃到質優價廉、品種豐富的營養餐,獲得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看來某些人的價值觀已經扭曲得不成樣子,已經沒有了基本的廉恥。

  此事的象徵意義我甚至都不想多說了,因為這個現象並非個別。如果真的想吃的話那就吃去吧,如果你們真的這麼吃倒也算是百姓之福了,畢竟這是有限的。正如新聞後面的回覆所說,要是這幫人去外面吃完回來報銷,恐怕會是更多的社會財富被消耗掉。作為無法反對你們啃食的人,看來也只好這麼安慰一下自己了:這一口咬得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