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建黨偉業》是部好電影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0:55:38  


  
  給觀眾留下思考的餘地

  多元化的表現,表現在以往認為“不妥當”的言論在本劇裡可以有充分的體現。

  比如在新文化運動的一場戲中,劉佩琦扮演的辜鴻銘因留著辮子受到了台下學生的噓聲,但辜鴻銘卻說出了非常辯證的自辯:“有些人頭上沒辮子,但心裡有辮子;有些人頭上有辮子,但心中無辮子”,結果台上台下啞口無言。而辜鴻銘與新文化學者論戰時,聲稱孔教並非不好,而是後來的人使用計算器算錯了數,其詭辯之才華也得到了陳獨秀的讚揚。

  再比如,胡適在講堂上批評李大釗“以俄為師”,應該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在片中也並未受到有力的回擊。
 
  細節體現真實

  此外,雖然影片叙述的事件很多,節奏也非常快,但在細節上仍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大家熟知袁世凱複辟稱帝,但卻少有人知在抵抗的壓力之下,稱帝了的袁世凱一直未舉行過登極大典,甚至連龍袍都沒穿過,到死前始終只是穿大總統服,可謂是個“空殼皇帝”。影片真實呈現了這些細節,周潤發把畏懼人言的袁世凱的心理狀態把握得非常好,對著龍袍悔恨的表情可以說相當經典。

  又比如,周恩來在天津進行學生運動時被捕,與他一起入獄的女孩並非鄧穎超,而是張若和,這也是少為人知的史實,張若和是周恩來的第一位女朋友,也是革命同志,兩人後來直到旅歐時才分手。但以往的叙述中往往不提這點——在《開天辟地》中,與周恩來一起的鬧革命的女孩仍是鄧穎超。

  雖然電影難免要用到一些藝術誇張的手法,歷史也不可能一一呈現,但整體來看《建黨偉業》在史實方面有不小的進步。
 
  娛樂觀眾是王道

  早在《建國大業》放映結束,《建黨偉業》籌拍之際,韓三平就已經確定繼續打明星牌。一套全明星的陣容或許在表演上未必是最適當的,但無疑是有助於叫座的。堅持走娛樂路線,才能讓觀眾自己掏錢去電影院看主旋律大片。製作方對這一方針貫徹地相當徹底,電影裡既有戰爭場面,明星舌戰、飈戲場面,也有愛情戲、動作戲,甚至還有懸疑戲、驚悚戲。 

  例如蔣介石假扮護士刺殺陶成章,朱德在蔡鍔領導下奮勇血戰,蔡鍔與小鳳仙、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感情戲等等,都真實有據。在2小時的時間裡要塞下這些場面不免有大雜燴的嫌疑,但由於明星數量多,影片節奏快,可看性還是相當不錯。 

  《建黨偉業》雖然是一部正劇,但笑點也並不缺乏。周潤發飾演的袁世凱的手下將領,清一色著名喜劇演員,這種組合本身就娛樂性十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