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下半年新增流動性不可掉以輕心

http://www.CRNTT.com   2011-07-20 08:23:23  


 
  資本流入外匯占款增加的輸入性影響,對下半年的國內流動性仍有新壓力。據央行剛剛發布的外匯儲備數據匡算,今年上半年資本項下仍然是順差,貢獻新增外匯儲備約1500億美元,貢獻外匯占款超過9700億,加上貿易順差與直接投資千億美元超過6470億的外匯占款,幾乎是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5次提升存款準備金率收回的流動性的全部。因為國際貨幣環境沒有變化,國內人民幣升值和利差加大的環境也不會變化,無風險套利的資本流入的動力仍然存在,下半年輸入性的流動性新增壓力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此外,糧食價格、食品價格,特別是近期的豬肉價格,都是今年較明顯的國內新增因素。食品價格14.5%的上漲,成為6月CPI 6.4%的增長中翹尾影響外主要的新增因素。據報,近期豬肉價格上漲,主要原因並非供給不足,而是人工成本和飼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拉動所致。所以,隨著國務院最新關於提高豬肉供應的相關政策的落實,豬肉供給增加,肉價是否會大幅下降,還需要比較審慎的預期。

  雖然夏糧豐收,但如果農民預期糧價要漲而不適時出售糧食,仍會造成收購價格上漲,形成市場糧價上升的壓力。糧食與食品的“囤積居奇”,有可能造成本來並不短缺的商品成為價格水平上升的推手。

  非食品新增價格因素,電價、成品油價、航油價、相關的資源價格的改革都陸續開始,在原材料價格上升的趨勢下,市場化的價格機制的改革都意味著價格上升。筆者並不認為因為有通脹的新增壓力就該放棄或者停止價格機制改革,但價格改革對價格水平的影響是必須計算的。還有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9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個稅起徵點與降了兩個百分點的首級稅收率,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同時,都產生推動價格水平的新增壓力。

  政府今年上半年把控制通脹放在突出的位置,採取了一攬子的調控政策,下半年政策效果應會逐漸顯現,這對通脹形勢趨緩當然有積極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