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日本開拓團:沒有槍的殖民者

http://www.CRNTT.com   2011-08-02 10:03:15  


 
延伸閱讀:《海角七號》背後的敗戰日僑

  2009-02-11 08:32:14 來源: 國家歷史(成都) 

  從1945年10月到1946年底,大約510萬日本人回到了祖國,1947年,又有100萬人重新踏上日本的土地。至此,仍有大約40萬人留在海外。這是一個永遠也凑不齊的數字——大量人員下落不明或詭異消失。 

《海角七號》背後的敗戰日僑

  《海角七號》凄美故事背後,是幾百萬日本僑俘的顛沛命運。他們先為日本軍國主義拓殖的棋子,後為棄民,再為大國政治角力中的砝碼。

文/國家歷史 作者劉永峰

  在中國台灣恒春鎮的海角七號,住著一位叫友子的老人。這一天,老人收到了一件從日本寄來的郵包。她有些驚訝且恍惚,打開一看,竟是七封遲來的凄婉悱惻的情書。夕陽下,老人的思緒被帶回六十年前,正是台灣光複的日子,但自己的日籍戀人卻也在那時一去不返……台灣電影《海角七號》這一段凄美故事,揭開的其實是當年百萬日本僑民悲酸經歷的一角。

  就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之時,大約有650萬日本人滯留在亞洲大陸、西伯利亞和太平洋地區,其中陸海軍士兵約有350萬人。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約有260萬人,其中50萬人在台灣,60萬關東軍被蘇聯俘獲,110萬人集中在東北,還有大量的日本僑民零星分散於其他省份。

拓殖的棋子

  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日本政府在國內貧困地區動員工人和農民組成“開拓團”,到中國種地。他們說:“中國的地可肥了,一捏直出油,根本不用上糞。但因地多,開墾不過來,大部分荒山都白白地撂著。我們開拓團的任務,就是幫助中國開發土地,實現日滿協和,大東亞共榮。”

  生於京都市的水野百合子,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她13歲輟學做雜工,結婚後,丈夫水野六七在紡織廠當工人,她在外面做零活,日子很是困難。百合子回憶說:“因為連年戰爭,國內沒有糧食,當時每人每天配給的糧食只够吃兩頓的。生活已經到了維持不住的地步,常常是一天要挨一頓餓。”1942年4月,生計越來越艱難的他們,帶著兩個女兒,同20多家農戶一起來到了黑龍江省依蘭縣天田“開拓團”。

  然而,很快到了1945年,局勢大變。6月份時水野百合子所在的“開拓團”,男人們全部被征走了,只剩下兩個年齡過高的團長。由於日本政府的虛妄宣傳,直到戰爭的最後關頭,很多“開拓村”裡的日本人對戰爭的局勢還毫不知情。

  突然有一天,傳來日本投降的消息,水野百合子和大家都膽顫心驚,慌作一團。8月下旬,團長告訴她們說:“依蘭以東,大八浪、小八浪的開拓團的人員,都集中到方正縣伊漢通碼頭,等日本軍艦接我們回國。”於是,她們在團長的帶領下向方正奔去。途中既不許坐車,也不准乘船,更不能和中國人接觸。水野百合子帶的孩子多,影響了大夥趕路,團長威嚇她必須拋棄一個孩子。

  那時局勢十分混亂。戰敗後,有的“開拓團”聲稱接到了奉命回國的指示,有的則認為關東軍的命令是要求他們集體自殺,大批日本平民及軍人家屬“自殺”或“被自殺”。8月9日,東寧勾玉山要塞,日軍將藏匿在彈藥庫中的64名日軍家屬用手雷炸死,未死者用軍刀刺死,然後澆上汽油焚燒;北山陣地,日軍投降前有近30名日本官員家屬服毒“自殺”;8月17日,虎頭要塞陣地,戰鬥司令官大木正大尉下令炸毀無綫電,全員“玉碎”,陣地內近200名傷病員及140名官兵引爆炸藥自殺身亡……

  去往伊漢通碼頭的途中,山野百合子失去了四歲的女兒。天氣越來越冷,沒有食物,沒有藥品,但她依然是幸運的:路上沒有遇上蘇聯紅軍,更沒有碰上自己人的軍隊。10月初,他們終於到達了方正縣。然而,“根本就沒有誰來接我們,聽說船是來過的,但接走的都是日本軍隊,沒人管我們這些平民百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