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舊的水管肮臟的水箱,流不出乾淨水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1:11:44  


 
  1995年12月23日起,香港當局禁止使用無內搪層鍍鋅鋼管,規定必須使用銅管、不銹鋼管和聚乙烯管等,從而杜絕飲水受到銹蝕的影響。然而在中國內地,跟據北京大學教授藍偉光博士調查,中國供水管道的材質和使用根本無統一標準可循,在監管上處於城建部門和衛生部門“兩不管”的交叉帶。

  中國自來水管網年漏損水量60億立方米,個別城市的公共供水管網一半以上均有漏損,嚴重影響水質

  由於全國95%以上的公共供水廠是在飲用水衛生新標準頒布之前建設的,導致目前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超標,年漏損水量達60億立方米,同時造成水質在輸送過程下降。根據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的不完全統計,1992年--2003年,全國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從7.89%增加到17.92%。2002年建設部對全國408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城市公共供水系統管網漏損率平均達21.5%。2003年在29個有統計結果的省區中,包括黑龍江、海南、湖北、河南等10個省市的公共供水管網的平均漏損率均高於30%,其中個別城市甚至高達50%。

  出廠的自來水質穩定性差,即便是出廠水質可靠,也易在老舊管網中變質:三年184個城市共發生4232次污染事件

  而對於即將進入管網的自來水來說,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穩定性的無法保證,導致出廠檢測中的數據極有可能因為老舊水管在腐蝕、結垢後形成的微生物細菌種子增多而被改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文君曾分析稱:由鐵銹產生的銹垢,鈣、鎂離子產生的結垢和水中的懸浮雜質沉澱形成的泥垢使得管道結垢層的厚度會隨著時間的延續不斷地增加,形成了很好的細菌孳生場所,微生物附著生長從而形成“生物膜”。如此“二次污染”最終導致了2000年至2003年中國184個大中城市的城市供水管網共發生了4232次污染事件。

  二、城市“二次供水”污染:水箱粗糙肮臟無封閉

  二次供水作為中國特色已在全國推廣半個世紀,每個省會級城市就有數千水箱;但直至1997年國家才出台相關規定

  相比發達國家,二次供水是中國建築設計院第一代專家陳中潮在參照前蘇聯經驗後,於上世紀50年代設計而成的。自此,各城鎮自來水公司紛紛選擇管網末端加壓模式,將自來水壓至高層建築屋頂水箱或半地下的蓄水池,再由蓄水池或水箱進入用戶家中。如今,在中國省會一級城市中,每個城市都有數千個水箱或蓄水池。然而,直至1997年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範》,才對新建住房的二次供水設施整體規劃和布局有所規定。

  水箱建造無規可循,材質、密封性均無保障;廣州某蓄水池浸泡女童屍體長達4個月,500戶居民飲用此水

  以上海為例,根據媒體報道,“目前上海近20萬只屋頂水箱採用的材質大多為混凝土,表面粗糙,容易吸附雜質,也易滋生藻類;多數水箱採用平底,容易沉積,並吸附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及有害物質,使水體變質。”除此以外,密封性差甚至完全開放的水箱,更是聚集了垃圾、灰塵、污水等各種雜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