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收支平衡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3-04-22 08:26:32  


 
  央行流動性的管理難度增加

  國際收支新趨勢的出現,使得央行的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一方面,目前人民幣貿易和投資結算80%以上發生在香港地區,隨著離岸金融市場與境內市場的打通,資金的跨市場套利也變得更為順暢。未來離岸人民幣存款內流的原因是,當前離岸人民幣存款利率和債券收益率都遠低於境內收益水平,使得境外人民幣回流內地可獲得3%左右的無風險收益,如果考慮10%境內信托產品收益率,這種無風險收益將更高。另一方面,由於中美經濟周期的不同,央行宏觀調控會面臨新的壓力。其一,一旦國內通脹壓力上行,央行不得不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在美聯儲寬鬆政策背景下,境內銀行間市場利率走高,將會吸引境外資金回流,從而加劇經濟過熱風險;其二,境內大型企業通過香港市場進行低成本融資,並投資國內資本市場,這種套利交易將增加資產泡沫累積。

  適當調整貨幣政策工具,形成新的貨幣發行機制

  文章提出,短期內公開市場操作將成為調節流動性的主要渠道

  2012年以來,央行已經適應外匯占款趨勢性下行的需要,採取以逆回購為主的央行短期流動性操作(SLO),以減緩外匯占款波動對流動性的衝擊。這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工具將偏向價格型工具,調控手段趨於靈活。當外匯占款減少時,央行通過短期的逆回購操作,從總量上為商業銀行提供資金,降低後者因流動性資金不足帶來的短期利率上升壓力;當外匯占款流向出現反轉時,頻繁的公開市場操作能平緩利率波動,該項操作的靈活性高、可逆性強。

  長期應推進利率市場化,發揮基準利率調節流動性的關鍵作用

  從國際經驗和國內趨勢看,貨幣政策的核心調節工具仍然是央行的基準利率。當前,中國基準利率是一年期存款利率,在存款利率還存在上限管制的情況下,這一基準利率顯然不是金融市場供需平衡形成的市場化利率。因此,有必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與此同時,儘管近年來相繼推出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和銀行間國債收益率曲線、央行票據收益率曲線和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曲線等基準收益率曲線,基本形成了短端以Shibor為基準,長端以國債收益率為基準的期限結構,但是,整體來看,中國基準收益率市場化程度不高、期限品種結構中長期品種相對缺乏,合理、有效的收益率曲線結構尚未形成,難以對整個金融市場施加影響。在利率市場化的同時,央行應逐步將Shibor替代存款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基準利率,同時,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特別是15年、20年甚至30年的長期國債,形成較為完整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央行實施有效的、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奠定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