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將把中國當成自動提款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5-21 08:46:54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調查的40位經濟學家預計,截至2014年3月的財年,日本經濟將增長2.4%,高於六個月前預測的1.4%。

  反觀中國著實令人汗顔,不知道中國經濟學家們是怎樣學習的“經濟學”,他們總是試圖用結構性政策調控總量,而用總量政策調控結構。

  結果:相對於發達國家(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人民幣沒完沒了地升值,卻說這是要推動經濟結構轉變。

  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中國經濟結構越調越扭曲。不是嗎?加工貿易順差該怎樣上漲還怎樣上漲,而一般貿易——我們需要扶持的貿易方式卻在大幅逆差中徘徊。

  別急。現在大量“熱錢”隱藏在加工貿易當中,等到它們露出猙獰面容之時,我們的倒黴日子就開始了。你再看那時候的日本,已經取代中國回到經濟增長的快車道。我堅信,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領導者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否則為什麼會批准日本中央銀行購買中國國債?

  我們應當明白,為了干預外匯市場,逼迫日元貶值,日本央行必須大量收購美元,吐出日元。所以,日本中央銀行手裡會持有數以萬億計的美元,這些美元本來應當去購買美國債券,而美國也需要有更多的外國政府購買更多的美國國債。

  但為什麼日本卻拿出美元到中國買國債?如果說,這是日本在有意推高人民幣匯率,恐怕很多人又該說我“陰謀論”了。那麼絕大多數的中國經濟學家會怎樣說?一定是“因為中國國債的收益率高於美國”。

  當然,筆者沒必要駁斥這樣的說法,這的確是最通俗的事實。但我們必須關注這種做法的結果:日本央行用美元大量購買中國國債的實際結果一定是:中國市場外匯供給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難道中國央行對衝外匯流入的難度還不夠大?所以,不可理解的不是日本央行,而是中國央行。是中國央行執行相對偏緊的貨幣政策,為國際投機資本創造了絕妙的市場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