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長聲:反日與哈日阻礙中國人真正了解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3-09-26 11:31:12  


 
日本將中國古代文化當自身歷史研究

  騰訊文化:日本研究中國歷史似乎也比中國人更深入,比如日本對唐朝的研究,這是為什麼?

  李長聲:日本文化發展緩慢,它剛從原始社會走出來時旁邊的中國文化就非常先進,所以日本把中國文化拿了過來,日本研究中國古代歷史,並不是把它當做中國歷史來研究得,日本是當做自己的歷史在研究,日本將自己的文化銜接到中國古代,所以研究得非常深入。實際上,日本不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它自己的古代就沒有什麼可以研究了。

  日本人特別喜歡中國的三國歷史,不過這不是《三國志》也不是《三國演義》,而是吉川英治連翻譯帶編的《三國志》,日本人看的是這個版本的《三國志》,後來日本的木偶戲及動畫片都是以此為藍本的,在吉川英治的影響下,日本形成了“三國熱”。三國之所以在日本流行,是因為日本歷史就到這個時期,中國三國時代時日本剛從原始走出來,什麼東西都沒有,所以日本人回顧歷史很容易就到三國時期了,日本在當時還有女王存在。

  明治維新前後,日本要創立“國學”,但這種國學也是中國文化之下創立的,日本想從中國文化中分出日本文化,因此反抗中國文化,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現在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很深入的原因就在於日本文化本身是從中國文化分出來的,他們研究是當做自己的文化在研究得。他要創立國學,創立國學也是在中國文化之中創立的,它也想分出一個日本文化,當然也是從中國文化裡面硬掰出去的一個,基本上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反抗、破壞,這就形成了它的文化。

  另一方面,日本畢竟是另一個文化,它從外部觀察中國文化相較於中國人更有優勢,日本儘管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它在研究時必定抱著中國文化是外來的理念,因此觀點和中國是不一樣的。後來日本受西方觀點影響,和中國的態度就更不一樣了。

反日與哈日阻礙中國人真正了解日本

  騰訊文化:中國人對日本的了解印象最大的可能來自《菊與刀》,剩下的對日本的了解可能都是標簽化的東西,比如軍國主義、參拜靖國神社、色情行業很發達,除了這些標簽化,中國人對日本並沒有特別多的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李長聲:中國人對日本不了解有幾個原因:其一,自古以來中國文化一直比日本文化強大,中國人也不屑於了解日本文化,在清末以前這個想法恐怕是沒有錯得,文化比較強大當然不屑於吸收日本文化。現代社會也是這樣,歐美文化吸收了多少中國文化呢?但是清末以後,中國人就開始要了解日本文化了,但更多的是想通過日本來了解西方文化,留學生生活在日本,必然受日本文化影響,但他們總想著了解西方文化,這必然對日本文化有所貶低。

  其二,清朝以後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此時中國人去了解日本,更多的是想著怎麼打敗他,這一時期對日本文化整體是一種排斥情緒。1949年以後,中日之間基本沒有什麼交往,那時候我們只能看見毛主席接見日本友人,但日本怎麼回事兒一點都不知道。198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大家都去日本了,但這段時期的了解也有偏差,一是大家沒有基礎,突然去到日本,看什麼都新鮮;二是比較偏重經濟或政治領域,這也集中在專業領域,一般人還是很難了解日本,當時也沒有什麼書介紹日本。同時中國的宣傳比較偏,講以史為鑒,電視上演的是天天打鬼子,到現在都不知道“消滅”了多少鬼子了。我們所受的教育多少都有政治化的傾向。另外,中國現在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哈日,哈日其實對日本的了解是屬於非常低的層次的,只知道日本皮毛的東西。這些因素阻礙了中國真正了解日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