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轉型背景下如何避免改革停滯

http://www.CRNTT.com   2014-01-20 08:57:42  


如何緊密圍繞《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探索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尤為關鍵。
  中評社北京1月20訊/在中共第十八屆代表大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明示了中國未來改革的方向,同時也為未來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改革停滯的風險還困擾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如何緊密圍繞《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探索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尤為關鍵。

  頂層設計改革路線

  中國經營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聯合會主席程志強文章稱,“中國的改革就像是騎自行車,如果停下來就會摔倒,只有不斷地前進,才能保持穩定。”這輛“自行車”前進的動力來自內生力量,但是如果方向錯誤了,一切都將前功盡棄,方向的把握需要良好的頂層設計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正確的道路。對於頂層設計而言,應主要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主動拓寬發展思路。要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各地區必須注重人力資本的積累,做好人才的引進、利用、培養工作,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使人力資本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例如,政府應進一步整合人力資源,統籌安排,為眾多優秀的博士後人才創造良好的就業條件,提供完善的後勤保障,使其能夠更好地在社會經濟的各領域發揮中堅作用;而對於一大批退休的專家學者,可以創造“老專家創業”平台,探索以老帶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努力縮小城鄉差距。面對當前來自城鄉二元經濟的束縛,政府在制度設計時,應注意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在區域間的均衡配置,以帶動經濟均衡、平穩的發展。要充分利用所在區域內的有限物質資源,注重人力資本積累,並適當發掘商會、同鄉會等社會資源,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當地支柱產業,實現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在此基礎上,各級政府應通過頂層設計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間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在一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總量固然重要,但仍不可忽視經濟結構的重要性。對於當前的中國經濟而言,調整經濟結構應是未來經濟改革的重點。政府應該通過頂層設計,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技術創新相關領域,同時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為經濟的長遠發展做好相應準備。只有實現投資與消費共同拉動經濟增長,中國才能過渡到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