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飯局詩人柳忠秧:掙錢是為了請客

http://www.CRNTT.com   2014-07-03 11:52:08  


 
  這種大徹大悟是有前提的。當時柳忠秧一個稱兄道弟的老友獲得了國家級文學大獎,之後奇怪地與柳忠秧拉開了距離,從此不再來廣州與他喝酒。“我就受了很大的刺激。我當年也是搞文學的,只不過是文學的逃兵嘛。不就是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禁不住誘惑受不了貧窮嘛。你得個大獎就了不起呀,你能寫我也能寫。我決定寫古詩。”

  柳忠秧的“古詩”《楚歌》寫了好幾年,期間他拜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黃曼君為師。黃讓他交訪學論文,他說能不能以一首長詩抵論文,黃答應了。訪學證上記載,柳忠秧是在黃曼君那裡完成了長篇史詩《楚歌》的創作。

  2010年5月份,柳忠秧在武漢籌辦第一個自己的作品研討會。在黃曼君的建議下,他請了北京大學教授謝冕前來參會。

  謝冕那年已經七十八歲,不常輕易走動。柳忠秧將《楚歌》打印寄到北京,謝冕看後表示願意參加會議。

  “我當時一看北京到武漢頭等艙也不貴,1500元左右吧。我就讓謝老師訂個頭等艙。但謝老師說,你們年輕人賺個錢也不容易,我參加研討會呢是衝著文學的角度考慮的,你要是訂頭等艙我就不來了。我當時很感動。”

  謝冕後來寫了評論,大概有1500字。標題叫《楚歌一曲動江河》。中間有這樣的一句評價該詩:“因為是以楚為歌,所以大凡楚地的山川形勝、名士佳人、典章辭賦、文采風流,裝點得《楚歌》繽紛華美,令人嘆絕!”此文傳播較廣。

  但也有接觸過柳忠秧的學者認為,他的詩觀念、言辭都很庸俗,類似民間評彈,或者說順口溜。

  整個研討會花了兩三萬元。記者提到網上流傳的參加研討會的嘉賓每個人收到了二百元的紅包,柳忠秧說:“我肯定給二百塊錢啊,那是打車的錢啊。我自己掏的,又不是公家的錢。”

  樊星向記者證實,作協一般活動有二百元的車馬費是正常的。柳忠秧在武漢沒有能力像作協會議那樣安排接送專車,不給車馬費是說不過去的。

  柳忠秧回憶說,“也少不了搞點紀念品,比如鑰匙扣、茶葉什麼的。”

  在此後,柳忠秧還辦過幾次作品研討會,比較大型的包括有2012年3月在武漢市湖北會館和今年1月在武漢楚天粵海大酒店舉行的兩場。而尤以今年1月份的詩歌研討會嘉賓陣容鼎盛,大多為湖南湖北兩省的文藝界人士,其中也不乏《人民日報》文藝部原主任龔達發等資深媒體人。

  幾乎同時,柳忠秧組織的飯局也越來越有名,手機通訊錄裡面的朋友名錄越來越多。

  方柳之爭爆發後,《中國青年報》曾經發表文章說,今年春節後,那時候方柳之爭還沒爆發,《中國青年報》記者收到過3次柳忠秧的短信邀請函:“某某老師,今晚席設海淀區板井路某酒樓某包廂,請您賞光出席一聚。柳忠秧。”但該報記者婉拒兩次,有一次未回復。

  “這是柳忠秧的風格,來北京就要吃飯,吃飯就要召喚一堆人,還沒聽說他要在北京搞定誰,因為本屆魯迅文學獎的評委名單還沒有公布。”《中國青年報》引一位詩人的話說。

  產品

  柳忠秧的詩歌以及詩歌評論開始大規模出現,有的甚至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要報刊登載。

  此後發生的事連柳忠秧自己都沒想到。

  通過一次詩歌征文活動,他的《天下洞庭天下樓》獲得了洞庭湖詩會的大獎,岳陽樓管委會與他取得了聯繫,聘請他為文化顧問。

  據岳陽學者餘三定介紹,這首詩在岳陽文化界比較知名,他自己也很喜歡。第一句“看/天下有此一湖/乃八百里煙雨美洞庭”“起筆不凡,很廣闊。”後來,有本岳陽樓詩選在評選過程中沒有收錄該詩,有人提醒編輯。編輯馬上說目前選的是新詩選本,古體詩選本肯定會選。這首詩在當地的影響可見一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