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楊立憲:兩岸一家親 習近平提出因何需要?

http://www.CRNTT.com   2015-01-03 00:12:27  


 
  再次,是基於“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和兩岸終將統合的未來觀。“以人為本”是普世價值及文明社會的標誌,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中共在新時期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三個代表”的客觀要求。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兩岸目前雖然尚未統一,但主權並未分裂,兩岸同胞仍是一家人,台灣同胞是中國人民的組成部分,自應是中國共產黨服務、關懷的對象。縱觀中國歷史,雖然內戰不已,但最終結局仍是走向融合與統合,搞分裂不得人心,不能持久,況且台灣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獨立過,終究還是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兩岸終究要實現統合。祖國大陸矢志不渝追求國家統一,反對“台獨”分裂,2005年全國人大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2007年中共十七大鄭重宣示:“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祖國大陸的堅定態度是兩岸終將完成統一的有力保證。台灣十餘年來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台獨”的始終是少數。國際社會也根本沒有“台獨”的生存空間。既然台灣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同胞,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自然應對兩岸同胞一視同仁。顯然,“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提出,是黨的群眾路線及人文情懷在對台政策及兩岸關係上的具體運用。

  最後,是基於兩岸同胞攜手共同振興中華的需要。俗話說:“兄弟鬩牆,外禦其侮”,“兄弟齊心,其利斷金”。9月26日習近平在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在探尋民族復興強盛之道的過程中飽經苦難滄桑。“統則強、分必亂”是一條歷史規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台灣的前途系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這對台灣來說是福音,也是歷史機遇。因此,希望台灣同胞同大陸同胞一道,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進程中,把握住機遇,相互扶持,緊密合作,為過上和平安寧、幸福美好生活,為在世界上共享中華民族尊嚴和榮耀而攜手奮鬥。習總書記的話點出了為什麼說“兩岸一家親”的實質意義。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在現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完全有能力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幫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與經驗,兩岸二十多年來的交流,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和平發展互利互惠,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了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目標,兩岸同胞必須在思想和情感上真正把對方當成一家人,當成親人看待,而不是當成敵人或“敵人的幫兇”來看待;必須“化干戈為玉帛”,撫平歷史創傷,增進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難題就容易找到解決辦法”,③才能使台灣同胞心甘情願地加入到振興中華的隊伍中來;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共同奮鬥,“只有實現大團結,才能促進兩岸關係大發展。”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