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楊立憲:兩岸一家親 習近平提出因何需要?

http://www.CRNTT.com   2015-01-03 00:12:27  


 
  其次,要樹立兩岸一盤棋、民族復興高於一切的觀念,尋找兩岸利益的平衡點與契合點,將“兩岸一家親”轉化為兩岸共謀和平發展、共創雙贏的動力。

  著眼於兩岸一家親、撫平歷史創傷、攜手振興中華,大陸應當設身處地地為台灣同胞著想,幫助他們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就有一個如何處理兩岸總體長遠利益一致、但局部眼前利益衝突的問題。客觀地說,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人民生活水準總體上高於大陸,雖然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遇到一些困難,但與大陸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相比要好過得多,而且大陸也盡其所能對台灣提供了幫助。問題在於,隨著經濟崛起、生產力提高,大陸更加重視環保、改善用工條件、提升工人薪資水準,兩岸產業互補性降低,競爭性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要照顧台灣某些行業產業,要保護在大陸經營的台商,要給在大陸工作生活旅遊的台胞以“國民待遇”,往往意味著要犧牲或排擠大陸某些產業或行業的利益(例如開放農漁果蔬產品的進口,開放台灣有競爭力的服務業到大陸經營等),影響大陸某些地方的利益與環保要求,讓大陸納稅人承擔更多的負擔,從而引起大陸百姓的怨言,更況一些體現大陸對台善意的舉措(例如ECFA和服貿協議等),由於“台獨”勢力的阻撓而無法在台順利實施或通過,這無疑對大陸政府宣導、貫徹“兩岸一家親”理念是很大的挑戰。最佳方案當然是兩岸能夠取長補短、互助互利、共創雙贏,但現實往往並不盡如人意,局部個別的利益衝突在所難免,且隨著交流的深入會越來越多。這種情況要求大陸必須樹立“兩岸一盤棋”觀念,統籌兼顧大陸內部發展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個大局,同時要做好對大陸民眾的宣傳教育與說服解釋工作,引導他們向前看算大帳,將部門、地區和個人的利益置於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之下,置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之下,在國家民族部門地方及個人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貫徹“兩岸一家親”必須承擔的責任及付出的代價。

  再次,妥善處理兩岸在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互相尊重、取長補短、相向而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