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印太戰略的不確定性與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20-08-17 00:04:27  


 
  從體系作戰、或是“全球資訊柵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的角度來看,台美在關島所做的軍事連結,主要還是放在“體系作戰”的目的。

  “體系作戰”是中國解放軍所使用的名詞,而GIG是美軍的名詞。兩者的內容與範圍幾乎完全一致,但彼此對抗,全世界僅有美中兩國具備完整的GIG作戰能力。

  GIG是美國國防部於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建設的一種資訊整合基礎建設,也就是延續C4ISR系統、在全球範圍傳遞資訊的縱橫交錯“柵格狀”系統(或稱蜂巢式結構),和過去點對點的“線性”系統、和孤立的“樹狀”系統不同。GIG基本設想是建立“隨插即用”的資訊交換系統,就像電力網一樣,使用者衹要接入自己的終端,所需資訊就會以透明的方式傳遞。

  GIG的內容包括:實現資訊優勢所必需的全部自有的及租用的通信和計算系統,以及服務、軟體、資料、安全服務和其它相關服務。GIG為所有工作地點(基地、崗哨、營地、月台、設施、移動平台、陣地、作戰單元)提供資訊與能力。還有,GIG能夠為聯軍、盟軍及非國防部使用者和系統提供介面,最終形成戰鬥支援。

  如果美軍和台灣的“國軍”能夠結合成一個資訊聯通,那麼戰時相互支援的能力就會加強,台灣作為“印太戰略”的一員,也能扮演好中國大陸東南方最前沿的遏制者,美國就更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解放軍的航母,讓解放軍無法實現“反介入”的作戰目標。

  所以,台灣在關島復設辦事處,從軍事層面來看,意義就大不凡。

  三、印度也要打“台灣牌”

  印度從6月份跟中國解放軍在西藏邊境發生衝突之後,曾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

  印度為了遏制中國在邊境的壓力,近來內部主張打“台灣牌”的聲音倒是不小。印度智庫“觀察者研究基金會”(the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ORF)研究員賴潔希(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就發表文章指出,印度各界晚近公開討論各種挑戰中國的外交戰略,打“台灣牌”是在討論中聲浪最日益高漲的主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