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多維視角審視ECFA存廢

http://www.CRNTT.com   2020-09-07 00:05:06  


 
  今年以來,新冠病毒疫情逐漸演變為全球“大流行”,給世界經濟和全球供應鏈體系的正常運行帶來了空前挑戰,全球供應鏈收縮壓力驟增,全球貿易額也大幅度下滑。可以預見,這場全球性災難對未來後疫情時期的全球生產和貿易也將產生深遠影響,區域生產網絡和區域內貿易的發展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全球生產網絡和區域間貿易,區域貿易協定快速增長和區域內貿易快速發展的態勢未來仍將延續並有加快傾向。

  (三)ECFA是不是台灣地區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必由之路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亞太地區是區域經濟整合的最快地區之一,台灣與大陸簽訂ECFA的初衷就包含了通過ECFA融入區域經濟整合。ECFA簽署後,2013年6月,兩岸兩會在上海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同年7月,台灣地區與新西蘭簽訂經濟合作協議(ECA);同年11月7日,再與新加坡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這些都是台灣地區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努力和階段性成果體現。ECFA本已為兩岸共同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奠定了基礎,兩岸可以在ECFA基礎上通過深入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的方式共同融入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然而,由於島內政治對兩岸經濟合作的干擾,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遲遲不能生效,ECFA的後續協商也無法推進,致使原本逐漸清晰的兩岸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路徑趨於模糊化。

  台灣地區能否不通過ECFA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其實這個問題在“雙英ECFA辯論”中已經浮出水面。從當時島內民意及馬英九當局的選擇看,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否的回答。十年後的今天再來看,當時的選擇非常有先見之明,遺憾的是,島內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當局的選擇逐漸與此背道而馳,台灣地區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路徑日趨模糊,相關的努力僅停留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幾乎是原地踏步”⑫。無論從亞太及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態勢看,還是從兩岸經貿已經形成的緊密內在聯繫看,民進黨當局試圖繞開兩岸經濟合作而推動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以ECFA為代表的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是台灣地區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有效路徑,也是必由之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