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張亞中論蔡英文的難如何解

http://www.CRNTT.com   2016-04-26 00:23:13  


 
  在北京的眼中,兩岸還在內戰狀態,北京並不在意“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關“立國精神宣示”與“憲政治權”,而是“憲法”中有關“主權宣示”的部分,因為這是涉及統獨問題。如果有政黨主張主權的宣示只在台澎金馬,用北京的話來說,那就是違反了“兩岸同屬一中”,也就是“任何形式的“台獨”。王毅在美國的“憲法”說”,其意在此。

  早期,台灣以為“中華民國”是確保台灣的金字招牌,不可更改。如今民進黨已經不僅是借殼上市,而是登堂入室時,人們又警覺到不是“中華民國”,而是“中華民國憲法”才是確保台灣的法典。但是,真正能夠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其實是“中華民國憲法”有關“主權”宣示範圍為固有領土的第四條。如果民進黨不放棄其“台灣主權獨立於中國大陸”的立場,蔡英文即使引用“憲法”說”,也是沒有意義的。

  “九二共識”四個字只是名相,內涵才重要。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兩岸‘主權’宣示是什麼樣的關係?”一是“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蔡英文不必再執著於“憲政說”、“維持現狀說”或“憲法”說”,只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可以了。

  不認同中國人,可解蔡英文的難?

  “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一個原本不應該存在的問題,卻讓台灣陷入20多年的認同困境,影響到台灣的社會團結與競爭力。如今,特別是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它極有可能成為兩岸關係衝突的火藥庫。

  任何衝突都不會只有單一的原因,實質性的因素包括領土主權爭端、政權控制與經濟衝突,理念性的因素則是種族、宗教與意識形態,而後者均涉及自我的身分認同。任何一個衝突如果夾雜了身分認同,這個衝突就難以化解。即將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如果再不認真修正,兩岸有可能會陷入最難處理的身分認同衝突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