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回升勢頭 尤需鞏固

http://www.CRNTT.com   2009-07-18 08:13:56  


經濟復蘇的勢頭需要呵護,但是要穩步發展防止出現泡沫。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訊/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上半年GDP增速為7.1%,《人民日報》就此發表記者朱劍紅的述評文章分析,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大背景下,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還要解決哪些問題?今後應採取怎樣的政策取向?

       “四個一”確認企穩向好

  文章介紹,發電量增長由負轉正、財政收入大增19.6%、全國稅收今年1月以來首次增長……進入6月,越來越多的亮點開始照亮中國經濟的天空。隨著中央政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的貫徹落實,中國經濟確實在不斷出現積極的因素,企穩向好的態勢也越來越明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用“四個一”來概括這一態勢。

  “一個回升”——生產增速穩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其中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二季度比一季度加快了1.8個百分點。穩步回升的態勢可能從工業生產看得更為清楚:1—2月,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3.8%,3月份增長8.3%,4月份雖有所回落,但5月份又繼續回升,增長8.9%,到6月份,增長4.7%。而且在工業行業中,60%以上的行業生產增長加快,在工業產品中近60%的產品生產在加快。

  “一個加快”——國內需求增長加快。擴大內需是經濟企穩回升的動力和抓手,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5%,比一季度加快4.7個百分點,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而且內需增長中有兩個較為突出的亮點,即商品房銷售增長明顯,汽車銷售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1.7%和17.7%。

  “一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推進結構調整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和要求,在應對危機的同時,中央政府的一攬子計劃抓住危機中的機遇,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把保增長和調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是抓住機遇,加大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以及社會事業的投資,為未來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上半年,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8.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6.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7.4%,其中鐵路投資增長了126.5%。二是抓住機遇,加大科技創新和投入,提升企業競爭力。新一代移動通信、軟件、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一批核電、風電等能源重大工程項目開工,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12.7%,化學藥品增長10.2%,通信交換設備增長11.5%,電子計算機整機製造增長13.4%。三是抓住機遇,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上半年,六大高載能行業同比增長4.2%,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幅低2.8個百分點。1—5月份,在重點耗能工業企業統計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中,80%以上呈下降趨勢。四是抓住機遇,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上半年,中部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1%,西部地區增長42.1%,快於東部增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