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我的“右派”經歷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12:50:14  


 
十、進入勞教農場

  我們一行人是四月中旬離開軍區的。

  出發那天早晨,李冀招呼我提前吃了早飯,攜帶行李來到集合地點——政治部軍官食堂前邊的小院裡,已經有七、八個人等在那裡,不到七點鐘人到齊了,有十七、八個人。軍區直屬隊只有我一個人,李冀帶著我的檔案同行,他是這批人總的帶隊的。餘下那些人都是軍區下屬單位的,有三個和李冀一樣也帶著檔案,是送人並辦理組織手續的。

  李冀向大家交待了行進途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後招呼大家上了一輛卡車。

  卡車出了北京城以後直奔天津方向。到了天津郊區,在一條有很多商店的街道上,李冀叫司機把車停下來,對大家說:“要去的地方是黃驊縣大蘇莊,過午才能到,在這裡歇一會兒,那邊買東西不大方便,要買生活用品的可以在這裡買,肚子餓的可以買些東西吃。”又特地關照我說:“聽說那地方夥食差,買些吃的帶上吧!”他不知道,我兜裡只有七、八元錢了,總得留下這些錢應急用。再說我在野戰部隊十來年,西征綏遠的時候吃山藥蛋,剛入朝的時候,每人每天四兩高粱米,沒鹽沒菜,那種苦日子也過來了,現在夥食能比那時候還差嗎?就沒有買。李冀自己卻買了很多,拿出一條比面袋略窄些的白布口袋,買了滿滿一口袋的面包和灌腸、肉腸。我鬧不明白,他當天就要回去,買這麼多吃的幹什麼?

  司機問明去黃驊縣的道路,繼續趕路。離開天津郊區不遠,上了一道長堤,沿堤頂的土公路一直向西,左邊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和水面,右邊也是蘆葦和窪地,間或有一片一片白花花的碱灘。長堤兩邊顯得遼闊而荒涼。

  卡車行了近兩個小時,下了長堤,沿著一條引水幹渠轉向南,右前方不遠的地方出現一個村莊。和一般村莊不同的是,這個村莊村裡村外看不見一棵樹,地勢比周邊的平灘高出很多,大概是為了防水防潮人工墊起來的。司機放慢車速,問車上的人:“有沒有人知道,前邊那個村子是不是大蘇莊?”李冀說:“下車問問。”我自告奮勇跳下車,正好有兩個背著魚簍的中年人迎面走過來。李冀在身後喊:“要問清楚,我們要去的不是大蘇莊,是大蘇莊農場。”兩個中年人看看車上人的裝束,說:“你們也是往農場送人的吧,這陣子往農場送的人真不少。”回身指著引水幹渠上的木橋說:“從那裡過了橋就是農場,俺們莊子和農場隔著一條渠,是鄰居。”

  卡車按著村民的指引,左轉,過了引水幹渠的木橋,眼前是很寬的土路,土路是東西走向,南北兩側有很多土墻土頂的排房,唯獨在路北靠近水渠的地方有一片用青磚墻圍起來的青磚排房,李冀說這裡是農場場部。卡車在場部的大門外停下來,李冀囑咐大家不要下車,不要向過往的人打聽事情。他和幾個帶隊的攜帶檔案進了大門。時間不長,李冀等幾個人就出來了,招呼大家下車,帶好自己的行李。李冀扛起我的行李卷,一只手提起裝滿面包的布袋子,我要自己扛行李,李冀不理。他是典型的山東大漢,人高馬大,我只好由他。場部一個穿舊軍裝的年輕人帶著一行人沿著那條寬土路向西,過了一座土圍墻的小院落,路北出現了鐵絲網,鐵絲網圍的面積很大,衝南有兩個木栅欄大門,門口都有崗亭和持槍士兵。鐵絲網的大圈裡又用鐵絲網截成兩個區域。西邊有很多人正在集合,那顯然是犯人,一律光頭,穿著囚衣(藍褲褂,後背有一塊白布寫著號碼),列隊以後,由兩個武裝士兵押著走出了鐵絲網。

  我一看這景象心裡頓時涼了,問李冀:“這是什麼地方?”

  李冀說:“勞動教養所”。

  我莫名其妙,問:“勞動教養所是什麼地方?原來劉部長說到農村,你說到農場,怎麼又到了勞動教養所?”

  李冀說:“勞動教養所就是對犯錯誤的人實行勞動教養的地方。劉部長可能不了解情況,以為勞動就是去農村。我並沒有騙你,這裡對外就叫大蘇莊農場。到這裡以前,對你們幾個都是說去農場,為的是減少顧慮。”他懇切地、小聲地說,“老徐啊,到了這裡就什麼也別說了,剛才我去辦手續的時候,管教幹部說,昨天有一人不認罪,頂撞政府工作人員,當時就被抓起來,至少要判三至五年。勞動教養雖說是比較重的處分,但是行政處分,不是判刑,一判刑,以後的事情就不好辦了。這裡不同於軍區,管教幹部態度比較生硬,你性子直,說話作事千萬要注意,好好勞動就是了。”

  我默然。李冀說的是肺俯之言。而我,已經到了這裡,真的是無話可說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