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6年6月號,總第10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伊朗核危機及其發展趨向

  其次,所謂祇允許五個大國擁有核武器,祇允許其他國家搞和平核開發,而且這個和平核開發還要在我的這個機制的框架下,有約束地來搞。可是由於技術上的相通,祇要是搞和平核開發,就很容易得到武器級的核原料,這也證明機制本身是脆弱的。

  再一個,不僅在機制上是脆弱的,在技術上也沒有壁壘,也是脆弱的。

  再加上美國在這個過程當中實行了雙重標準。

  結論是,核不擴散機制實際上已經很難維持下去了。那麼伊朗在這樣一個大的潮流當中,做到其當前目標也就是低限目標,完全有可能。伊朗也會說你們不平等,為甚麼印度、巴基斯坦行,而我就不行呀?已經爆炸的行,快要爆炸的就不行呀?

  又加上美國在其戰略設計上,默認以色列搞核武器,又與印度一起搞和平核利用。但是另一方面,又對北朝鮮、伊朗搞核武器實施高度的壓力。壓的結果是甚麼?是這些國家加緊搞。使這些國家認爲,我祇要搞到核裝置一爆,我就有地位了。所以由于美國政策的兩面性,本來想反擴散,但是高壓反而造成了儘快的擴散。

  對于不擴散制度,我們也要有一些思考了。

  趙國忠:伊朗想做海灣大國
      核問題外交不能一意孤行

  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是窮人的原子彈。核武器要求技術設備比較高,但是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比較容易。

  所以伊朗認識到,如果掌握核武器,一個就是在海灣地區確立大國的地位;另外的一個含意是,如果伊朗擁有了核武器,那是伊斯蘭的武器。

  但是伊朗的不聰明之處在於,其外交手段有些一意孤行。,會使自己在政治上孤立。

  但是無論如何,此次核問題增加了伊朗內部的團結。因爲現在伊朗的政治、經濟是比較困難的,核問題一來,大家都一致對外。一方面內部政治集團勾心鬥角的矛盾緩和了,另一方面是群衆轉移了對政府不滿,認爲都是美國搞出來的。

  伊朗核問題對伊朗利弊都有,但是如果伊朗的決策層聰明的話,可能拿到很多更好的東西。

  田文林:用“超強硬政策”
      對付美國的“強硬政策”


  伊朗核問題現在是各方非常關注的焦點問題,其核心是美國與伊朗的關係問題。正是因爲美國和伊朗的長期敵對,才使伊朗核問題變成了核危機。

  伊朗發展核能可能有其既定目標

  從伊朗方面來看,伊朗的所謂目標和底縣,有幾個依次遞進的層次。伊朗過去第一是要保持在境內利用濃縮鈾的權力,在境內利用濃縮鈾也就是擁有完整的核權力,是所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都要包括在內。這是伊朗的一個基本目標。

  伊朗現在爲了所謂和平利用核能,可以說與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是針鋒相對,已經到了與國際社會鬧翻的程度。

  伊朗的核計劃可能不僅僅是和平利用核能那麽簡單,有些報導也說伊朗有秘密的計劃。所以我想,擁有核武或者成?核門檻國家,應該是伊朗追求的既定目標。

  所謂核門檻國家,我的理解就是能夠製造高濃度的濃縮鈾,事實上擁有製造核武的能力,但是可能不邁過這個門檻。我想,這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所有這些舉動的一個基本目標。

  “超強硬”對付“強硬”
  迫使歐美談判底線不斷後退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伊朗的策略我覺得一句話概括,是用“超強硬政策”對付“強硬政策”。

  從內賈德上台之後,面對著歐盟乃至歐盟背後的美國的很大壓力。在這個壓力面前,過去伊朗是比較被動的。西方或者美國不停地出牌,迫使伊朗不停地應對。而內賈德是不按常規出臺的,所以屢屢違反歐盟為其設定的底綫,不斷突破這個底綫。使得伊朗與歐盟的談判最後破裂;也由於美國的反對,伊朗和俄羅斯的談判最終也沒有達成共識。

  所以我認為,伊朗不斷地利用製造既成事實的方法,來迫使歐美的談判底線不斷後退。包括二月二十二日伊朗宣佈掌握濃縮鈾技術,我個人感覺,它事實上還是意圖在四月二十八日這個聯合國給出的日期之前,讓談判的前提和基礎再次改變。因爲之前是談伊朗是否可以搞核活動的問題,而公佈了掌握濃縮鈾技術之後,等于說是雙方要在“伊朗已經掌握濃縮鈾技術”的前提下,來談伊朗的核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