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523家公司募資5436億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18:11:22


 

    統計顯示,今年前10大IPO項目還有三峽能源(227.13億元)、百濟神州(221.60億元)、滬農商行(85.84億元)、時代電氣(75.55億元)、和輝光電(71.06億元)、大全能源(64.47億元)、禾邁股份(55.78億元)、義翹神州(49.80億元)、天能股份(48.73億元)。

    在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中,合計有106家企業實現資金超募,占比高達接近三成。超募金額最多的當屬最貴新股禾邁股份,該公司原計劃募資7.3億元,但最終實際募集資金55.78億元。

    隨著企業發行價升高,投資者的打新收益率出現下滑,新股首日破發現象在A股市場也不再是新鮮事。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滬深北交易所合計有14家IPO企業上市首日即破發。

    今年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是成大生物,發行價高達110元,超募資金逾一倍。但上市首日即迅速破發,股價當即下跌37.5%。

    自打新取消資金申購新股,改為市值申購以來,持股打新就成為了A股的制度紅利,而且這也是一個眾贏的政策。但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新股首日破發屬於正常現象。開源證券首席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钜表示,從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看,破發也是新股發行市場化的必經之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首日破發率高達40%,我國香港市場上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也達到15%左右。

    複盤歷史,自A股開市至今,曾出現七輪新股破發潮。但破發持續下,打新並非就無利可圖。一位來自一級市場的創投機構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2012年全年有41只新股破發,但從歷史數據看,當年的打新收益依然非常可觀。“道理很簡單,新股密集破發之後,導致很多無法承受破發風險的投資者退出了申購,使得新股的中簽率大幅提升。新股上市後的漲幅雖然整體降低了,但由於中簽率的大幅提升,導致2012年的打新收益依然非常可觀。”前述創投人士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