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力爭“民、共”對話,共創兩岸和合新篇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2 11:34:01  


  作者:江昌標 福建建甌 教師

  連戰2005年率領國民黨到大陸開展“國共對話交流”, 連戰與胡錦濤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五項共同願景”,開啟了海峽兩岸新時代。隨著2008年馬英九主政,兩岸恢復了“兩會會談”,達成了十五項協議,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實現了“大三通”,使兩岸順利地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由於島內受政治政治對立的嚴重影響,兩岸之間的政治對立仍然尖銳複雜,政治互信的基礎仍然很脆弱。民進黨一味地否定“九二共識”,頑固堅持台獨路線,反對兩岸交流發展。要結束兩岸政治對立,確實要用時間和中華文化的智慧來解決有關爭議,多交流溝通,增進了解,增進共識,以和合文化內涵和精神解決敏感疑難政治問題。
  當前,“民、共”對話的氣候正在形成,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使“民、共對話”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力爭“民、共”對話,共創兩岸和合新篇章。
  一、民進黨一批青壯派正在促成民進黨轉型。李登輝主政12年,陳水扁主政8年的台獨運動失敗後,有一部分青壯派深刻認識台獨對民進黨的危害,正在促成民進黨轉型,黨內青壯派要走中道理性的問政之路,要發展正常的兩岸關係,讓選民放心,民進黨能夠“繼續前朝政策”,不“橫柴入灶”,蔡英文就是他們中的代表。目前,五都選舉民進黨的理性,中道,以及民進黨2012年台灣“立委”選舉和台灣“總統”選舉採用全民調,走中道理性道路,是民進黨內期望轉型的具體結果,雖然前景風雲莫測、撲朔迷離,但是這些積極的變化已經在發酵,總有一天會釀成醇香。
  二、民進黨中的一大批縣市長、鄉鎮長要登陸。民進黨中的一大批縣市長、鄉鎮長要登陸,他們最貼近民眾、最了解民生和民權,只有發展經濟,發展正常的兩岸經濟、文化、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關係,才能夠促進台灣積極的發展,保障台灣民眾的民生和民權,台海穩定要靠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因此,他們要登陸,要發展兩岸正常的經濟、文化、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關係。最典型的是民進黨籍雲林縣長蘇治芬在2010年4月底,在民進黨激烈反對ECFA時侯,登陸賣農產品;而民進黨台南縣長蘇煥智在台灣“五都選舉”激烈時,於2010年6月、9月份兩次進京賣水果。他們不再“屁股面對大陸”,不反對與大陸的交流合作,歡迎兩岸簽署ECFA,這種務精神正在改變民進黨的大陸政策。
  三、台灣一部分社會精英在轉變認識,回歸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共同文化認同。
  台灣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先生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兩岸的和平、和解、和諧工作,經常往返於兩岸,奔走於兩岸高層人士、政府智庫機構、兩岸民間交流機構,各地政府間,甚至尋常百姓中,是一位難得的兩岸熱心腸。他的政治主張固然還有偏頗,不敢恭維,但是他是在民進黨內第一個喊出“大膽西進”的主席,他在退黨後,曾對陳水扁當局的兩岸政策常常提出批評,並極力主張開放“三通”。他一直大聲呼籲民進黨要大膽西進,讓兩岸關係大膽開放,讓大陸的人員、資金到台灣來。
  在兩岸關係已經大大改善的今天,許信良又希望兩岸交流繼續擴大交流,擴大開放,希望兩岸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強交流。在不久前廈門召開的海峽論壇上,許信良強調說,其實台灣是全世界保留中華文化最多、最好的地方之一,陳水扁當局在台上時,搞“去中國化”,其實是徒勞的,在台灣每個家庭都有家譜,每逢初一、十五要拜祖,哪家的祖宗不是來自大陸?這種對祖宗的尊敬是不可替代的。還有各種的民間宗教,都是在弘揚中華文化,這都是信念問題。許信良先生心系兩岸,魂系中華,值得敬重! 
  另一位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的主張和言行值得尊重的人。他脫黨參參選大高雄市長,發表“南方宣言”,強調選擇走人群最多的那條路。楊秋興認為,台灣解嚴已23年,但是在社會、經濟、心靈層面,由於“政黨、派系、族群、統獨、意識形態”的對立,仍受到層層的桎梏。他要堅持走“中道路線”,避開“統獨”爭議,向全球開放,不再陷入“反商、賣台”的辯證拉扯漩渦。雖然參選大高雄市長失利,但是楊秋興的“南方宣言”影響深遠。
  四、台灣大陸熱升溫,民進黨把研議大陸問題當做熱門議題 
  一是民進黨漸重兩岸議題,智庫興起“大陸熱”。五都選後,蔡英文宣布捐出兩千萬選舉結餘款,在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成立智庫,專門負責研議兩岸交流的問題;接著,民進黨青壯派重要成員羅文嘉,與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王丹合作,成立了“兩岸民主與文化交流研究室”。如今,民進黨的智囊還包括台灣智庫、台灣產經建研社、新台灣“國策”智庫,他們陸續鎖定大陸議題研究。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強調,蔡英文今後工作的重點,就是促成智庫間資源共享,達到“分進合擊”,讓黨的兩岸觀點多元且扎實化。
  二是民進黨的大陸熱已經開始升溫。據台灣媒體報道,放眼2012“大選”,大陸政策已成為當前民進黨的“顯學”。民進黨新系“大老”、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在2010年7月受邀出席廈門大學30周年院慶時直言,自從去年底三合一選舉民進黨獲勝後,大陸與綠營人士的交流開始“積極化”,綠營與大陸的交流已經明顯出現由冷轉熱的趨勢。民進黨內大佬林濁水以“前所未見”來形容眼前盛況。邱太三更舉例說,過去大陸人士與綠營接觸,“幾乎都只敢約在外面喝咖啡”,現在毫不避諱的進入民進黨中央黨部,此舉“顯見雙方交流已邁向正常化”。
  三是台灣社會的高級智庫人物,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兩岸“柳岸花明”,前途無量,紛紛轉變觀念。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昆義教授,最近針對兩岸問題連續寫了多篇文章在《中國評論》月刊上發表,非常有啟發性。他在《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2月號,總第156期刊發,中評社 2010年12月27日電轉發的《民、共對話的“理性空間”》一文中肯定“民、共”可以找到真正理性對話的空間。
  他說:2010年10月22日,我被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邀請去參加“第四屆台研論壇”,這是我被大陸禁足以後,難得一次到北京參加大學所舉辦的研討會。會場的發言理性到極點,讓在場的兩岸學者感到驚訝,因為2008年我在上海台研所參加研討會時,還是口口聲聲的罵大陸對台灣的不友善,如今時空轉換,我變理性了。
  他解釋變成理性的原因時說:兩年來,兩岸關係改善,讓我看到兩岸共同發展的希望,雖然最近有一位讀者在我的部落格上質疑我說:“王教授,為何您的立場轉變如此徹底?您心中還有一絲對台灣養育你的感激嗎”?我的回答是:我們不能一直活在歷史中,心中也不能繼續存在仇恨,沒有仇恨,才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五、大陸務實推動對台政策成效顯著 
  確實如王昆義教授所說,大陸對台政策在改變,並且越來越有吸引力。自2008年以來,兩岸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指導下,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思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推進兩岸關係發展。先後簽定了15項協議,兩岸共同度過了世界金融危機,使台灣經濟走出低迷,走上了快車道,2010年台灣從全球的經濟危機中強勁復甦。根據台灣有關部門統計,台灣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平均已超過12%,全年達9%以上。其中民間投資較前一年增加近四成,出口成長達三成,進口成長也超過三成五。台灣強勁復甦令人瞠目。 
  由於大陸在多項目領域採取務實、靈活、有效的政策,各地政府到台灣採購大宗商品,不斷加大兩岸貿易規模,不斷改善兩岸經濟關係,使兩岸貿易量持續增長,大陸對台灣農業等方面實行政策讓利,切實有效地使兩岸經濟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目前許多研究兩岸的學者,發現大陸變了,變得更加開放、理性、務實和親近。
  六、大陸不計前嫌,敞開心菲誠心期待兩岸政治對話。
  2011年1月3日,中評社快評/台灣政論家南方朔指出,大陸熱誠歡迎民進黨人到大陸交往的態度是一貫的,沒有明顯改變。他用2008年12月31日“胡六點”發表後,中評社評論員鍾維平針對“中共對民進黨政策”的具體表述,做出了下述的評論: 
鍾維平評論員認為:胡錦濤對民進黨的喊話,具有三個層次的內涵,可以歸納為三個“不”。 
  第一,不記仇。這是對廣大的民進黨人和追隨者、支持者所表示的向前看的積極態度。只要從今開始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管過去在台獨方面做過什麼事,說過什麼話,中共或大陸都會熱誠歡迎,不會記仇。 
  第二,不失望。對民進黨沒有抱著完全失望的態度,反而是堅持不失望的態度,對民進黨最終回心轉意,放棄台獨綱領是抱有希望的。如果沒有一點希望,對民進黨就無需做出等待的姿勢了。 
  第三,不拒絕。“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這句話的最主要意思是不拒絕。如果民進黨放棄台獨,中共不拒絕與民進黨的接觸,不拒絕與民進黨平起平坐共議兩岸大事,不拒絕共同構建中共與民進黨兩黨的政治新關係。 
由此可知,大陸不拒絕與民進黨人來往是既定的政策。
  如今,2011年台灣 “立委”和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很快要開始,有人當心兩岸關係又會變成藍綠兩大政黨惡鬥的對象,現行的國民黨兩岸政策又會倒退,許多企業界人士都當心2011年兩岸關係會變冷,台灣經濟因此會受到很大的損失。這些擔心不無道理,民進黨畢竟還在拼命的“反中、反共”,但民進黨理性的思維增加了,台灣民眾的理性的思維,眼睛更亮了,大陸的對台政策更加靈活務實,“藍綠兩大政黨因為選舉的惡鬥”應該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隨著大陸和平崛起,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將會更強,兩岸的交流交往將會更多,更深。可以預見,兩岸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朝著更加和平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牢牢把握住時代的潮流和發展方向,適時創造條件,就一定能夠開啟兩岸政治對話。自從大陸國台辦政黨局成立後,兩岸 “民、共”個人交往、雙方智庫交流研討的政治對話活動與日俱增,相信今後會更多更好。希望兩岸都“去掉眼中的橫梁,清除思想上的蛛網”讓今後交流層次提高,讓台灣各黨派,特別是民進黨內重要人物到大陸參觀訪問。希望繼續加強“民、共”個人交流,增加往來,增進了解和友誼,為最終促成“民、共”兩黨政治對話,促成兩岸的政治對話,實現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創造有利條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