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網絡政策回顧:挑戰與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9 17:02:00  


  作者:姜志勇 北京 研究人員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已經有近20年了,自從1994年中國網絡正式與國際Internet連接後,中國的網民數量就呈高速增長態勢,並於2009年底達到世界第一。從中國的網絡發展史來看,政府對網民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行為和言論,網民的上網行為特別是“不文明”的上網行為給政府帶來了如何維持網絡健康的難題,而網民的言論所引起的網絡輿情則對政府的行政行為帶來了挑戰。圍繞這樣的難題和挑戰,中國的執政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積極與網民溝通,從效果上來看,無疑是成功的,網民的言論和行為都在可控範圍內。但從未來發展來看,中國的執政黨和政府的網絡政策還需要更多的制度化創新,並盡可能的將網絡輿論與執政行為協調起來。

  網民行為與網絡健康 

  中國加入國際互聯網後,國內網民的數量快速增長。1997年1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國共有上網計算機29.9萬台,上網用戶數62萬,CN下注册的域名4066個,WWW站點約1500個,國際出口帶寬25.408M。1998年7月8日,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了56個科技新名詞,“網民”一詞被確定為“互聯網用戶”的中文名字。2005年12月31日,我國CN國家域名注册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096924個,在所有亞洲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ccTLD)的注册量中位居第一,在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中位居第六。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2009年6月,我國的域名總量達到1626萬多個,其中CN域名注册量達1296萬,位居國家域名世界第一;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5.5%,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1.9%。特別是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國的網民規模已達到3.6億,居世界第一位。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犯罪、網上暴力等現象逐漸突出,要求網民文明上網的規定也不斷出台。1998年8月,公安部正式成立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負責組織實施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打擊網上犯罪,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情況進行監督管理。2000年12月7日,由文化部、共青團中央、廣電總局、等單位共同發起的“網絡文明工程”在京正式啟動。“網絡文明工程”的主題是:“文明上網、文明建網、文明網絡”。2001年4月13日,信息產業部、公安部、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部署開展“網吧”專項清理整頓工作。2004年6月10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站(net.china.cn)開通,其宗旨是“舉報違法信息,維護公共利益”。有評論稱,這標誌著我國互聯網在加強行業自律和公眾監督方面又邁出實質性一步。

  網絡健康發展問題也受到了中共高層的高度關注。2001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法制講座,內容是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進信息網絡健康發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主持講座並指出,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中國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並在經濟、社會、科技、國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積極加以運用。既要積極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又要大力加強管理方面的建設,推動信息網絡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發展。

  網民言論與網絡輿情 

  比網絡健康問題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網絡輿情問題,網絡輿情問題對中國政府具有直接的影響力,並可能改變已有的政策。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直接催生人民網“強國論壇”的誕生發展,這甚至被《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稱為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但網絡輿論對國內政策和政府的影響力是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顯現出來的。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職於廣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孫志剛在前往網吧的路上,因缺少暫住證,被警察送至廣州市“三無”人員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次日,孫志剛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員救治站。在這裡,孫志剛受到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收容人員的野蠻毆打,於3月20日死於這家收容人員救治站。這一新聞事件被稱為“孫志剛事件”。由於此次受害者身亡,並且其身份不是流浪漢而是大學生,因而產生極大影響。許多媒體詳細報道了此事件,並暴光了許多同一性質的案件,在社會上掀起了對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討論。先後有8名學者上書人大,要求就此對收容遣送制度進行違憲審查。2003年5月14日三名法學博士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遞交審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建議書,認為收容遣送辦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與中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相抵觸,應予以改變或撤銷。2003年5月23日,賀衛方等5位著名法學家以中國公民的名義,聯合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孫志剛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實施狀況提請啟動特別調查程序。要求修改收容遣送制度的網絡呼聲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同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新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並規定1982年5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廢止執行。

  網絡輿情的發展受到了博客、微博等新型輿論平台的推動,這類平台更加突出網民留言的方便快捷性,更有助於網絡輿論的傳播。比較有影響的案例是,2006年6月,網民向文波在其博客中就當時社會高度關注的“凱雷併購徐工案”發表《徐工併購:一個美麗的謊言!》等三篇文章,披露凱雷集團收購徐工機械事件,引起巨大反響。凱雷集團收購徐工機械的價格被從3.75億美元收購85%股份改寫成2.33億美元收購45%的股份。凸顯博客傳播的影響力。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06年中國博客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8月底,博客作者規模達到1748.5萬人。2008年9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有博客刊登舉報信反映8月1日山西婁煩縣山體滑坡事故瞞報死亡人數》做出批示,要求核查該起重大尾礦庫潰壩事故。互聯網的輿論監督功能進一步受到黨政中央領導的重。

  另外,從2009年下半年起,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人民網等門戶網站紛紛開啟或測試微博功能。微博客吸引了社會名人、娛樂明星、企業機構和眾多網民加入,成為2009年熱點互聯網應用之一。微博的出現,讓每一個“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領了大量用戶原創內容的爆發式增長。正如Twitter擁躉所認為的,Twitter為世界帶來了一個“人人都能發聲,人人都可能被關注的時代”。微博的出現使得許多事件都可以通過親歷者及時的向全世界“現場直播”,這對政府的網絡管理和社會管理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中國執政黨和政府的應對 

  網絡輿情的影響力引起了中國執政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網絡技術發展和中國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問題進行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能否積極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聯網,能否真正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台、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關係到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國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對信息化和互聯網的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互聯網作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正受到中國黨政高層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從制度上規範引導網絡輿論的同時,中央領導人更是直接和網民交流,聽取網民的心聲,向網民表達善意。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在線交流。胡錦濤說:“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重要紐帶”,“網友們提出的一些意見、建議,我們是非常關注的。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意見,集中人民群眾智慧。通過互聯網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胡錦濤要求有關部門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首位,不斷改革創新,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近年來,每年“兩會”期間,是中國網絡民意比較集中的時期,主要體現在為“兩會”建言獻策上。溫家寶每次兩會記者招待會前,都會專門收集網絡民意予以參閱。2009、2010、2011年兩會前,溫家寶更是直接和網民進行在線交流,這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執行主席黃克鏘評論,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的舉動表明,中國的民主政治正進一步走向成熟。他說,溫總理通過現代網絡手段,與網民直接對話,零距離廣泛收集民意,傾聽百姓心聲,此舉不僅可以起到穩定與凝聚人心的作用,也為政府決策收集到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與此同時,在網絡開始在中國發展的時候,執政黨就非常重視借助網絡進行宣傳。1997年1月1日,《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網”進入國際互聯網絡,這是中國開通的第一家中央重點新聞宣傳網站。2007年2月28日,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平面媒體、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面向全國正式發行手機報,成為現代通信技術與新聞傳媒融合的標誌性事件。2010年9月8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領導人和中央機構留言板”。該留言板突出互動性,旨在讓網友對中央領導人傾訴心聲,給中央機構提出意見建議。通過建立以上的宣傳和留言渠道,使得執政黨、政府和網民間有了一個比較規範的溝通渠道。

  需要制度化平台 

  網絡的發展給網民提供了一個可以及時表達意見的平台,而網絡輿情的巨大影響力則進一步的激勵了網民的表達熱情和參政議政的意識,從上文的描述來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情況並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這些努力大多都依靠領導人的個人魅力或迫於輿論的壓力作出的,未來,政府和網民間要想維持良性的關係,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溝通平台,把網絡參政制度化,既保證網民參政的制度合法性,又把網民的參政行為規範到制度的範圍之內。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網絡參與和網絡表達的氛圍,形成政民互動、官民互動的網絡參與環境,這種氛圍和環境,無論對政府還是對網民都是至關重要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